


全国
好顺佳集团
2024-09-30 09:49:16
711
内容摘要:食品经营许可证被打假的常见情况食品经营许可证被打假的情况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形:食品标签问题:这是职业打假人经常关注的重点...
食品经营许可证被打假的情况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形:
食品标签问题:这是职业打假人经常关注的重点。比如食品标签上没有“营养成分表”、没有标明各配料在成品中的添加量、食品添加剂未明确标示、进口食品只有外文标签而没有中文标签等。各种不规范使用《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情况,都可能被职业打假人“抠字眼”。
广告宣传问题:职业打假人会查看各大公司的网站和公众号,若发现有“第一”、“最好吃”、“最佳”等违禁词汇,便会抓住不放。
证照问题:包括餐厅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员工没办健康证,或者营业执照过期等情况。
食品质量问题:例如食品中存在异物,这在餐饮企业和食品生产企业中都较为突出,一些知名品牌也未能幸免、。
面对食品经营许可证被打假,可采取以下措施: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熟悉《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例如,根据《食品安全法》(2015)第一百四十八条,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保留相关证据:在经营过程中,妥善保存进货凭证、检验检疫证明等相关文件,以证明食品的合法、质量合格。
积极与打假人沟通:如果遇到打假情况,保持冷静,积极与打假人进行沟通,了解其诉求,尝试协商解决。
寻求法律援助:若协商无果或认为打假人的要求不合理,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下是一些食品经营许可证被打假的相关案例:
为避免食品经营许可证被打假,可采取以下方法: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食品经营活动符合《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不从事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违规行为。
规范食品标签和广告宣传:按照《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等标准制作食品标签,避免在广告宣传中使用违禁词汇。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认识,确保经营活动的合规性。
定期自查自纠:对食品经营场所、食品质量、证照等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
食品经营许可证被打假后,可能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行政责任:根据《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第四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食品经营者伪造、涂改、倒卖、出租、出借、转让食品经营许可证的,由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食品经营者未按规定在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悬挂或者摆放食品经营许可证的,由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给予警告。
民事责任:若销售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刑事责任:使用假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包括处以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停产停业等。
上一篇:有食品流通许可证可以分装
下一篇:朋友借公司资质
张总监 13826528954
限时领取创业礼包
所有服务
您的申请我们已经收到!
专属顾问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