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好顺佳集团
2024-10-16 09:06:35
437
内容摘要:不办理食品许可证的处罚规定未办理食品许可证而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
未办理食品许可证而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等活动,应当依法取得许可。但销售食用农产品、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医疗机构和药品零售企业销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的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已经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的食品生产者在其生产加工场所或者通过网络销售其生产的食品,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需要取得食品经营许可的情形除外。除上述情形外,开展其他食品经营项目的,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的,应当报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备案。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的食品经营者在办理备案后,增加其他应当取得食品经营许可的食品经营项目的,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取得食品经营许可之日起备案自行失效。食品经营者已经取得食品经营许可,增加预包装食品销售的,不需要另行备案。
未办理食品许可证营业的处罚是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根据违法生产经营的货值金额量刑。罚款金额主要根据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来确定。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罚款金额在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罚款金额为货值金额的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除了罚款外,违法者还可能面临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的法律责任。如果违法行为导致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违法者还应当与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为了推进放管服改革,降低创业门槛,扩大就业,国务院出台了国发(2015)1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规定》,将21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保留34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之后,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国发(2015)第62 号文件。在这样的背景下,仍有许多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而从事经营活动被处罚的案例。例如,有商家因无证经营食品被罚款五万并获得了法院的支持。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发布的2020年食品安全执法“十大典型案例”中,也包含了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事相关经营活动而被处罚的情况。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典型案例,也体现了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严厉打击和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不同地区对于不办理食品许可证的罚款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都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原则和框架。一般来说,罚款的具体金额会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违法情节的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例如,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对于情节严重的未办理食品许可证的行为,罚款金额可能会相对较高;而在一些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罚款金额可能会在法定范围内相对较低。但无论在哪个地区,未办理食品许可证从事食品经营活动都是不被允许的,都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不办理食品许可证而擅自从事食品经营活动,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有关主管部门将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如果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导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还应当与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上一篇:不办建筑资质的条件是哪些
下一篇:不卖需要食品经营许可证的东西
张总监 13826528954
限时领取创业礼包
所有服务
您的申请我们已经收到!
专属顾问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