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三级资质停办的原因
建筑企业三级资质停办主要有以下原因:
- 为了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优化建筑市场的结构和竞争环境。
- 推动建筑企业提升自身实力和管理水平,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 简化资质管理体系,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提高行政效率。
- 促进建筑企业更加注重工程质量和信誉,而不仅仅依赖资质等级。
例如,国务院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清单管理,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同时在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加大改革试点力度。特别是提到将在全国范围内直接取消部分工程资质审批,其中包括工程造价、施工三级等资质,相应调整二级资质的许可条件。
建筑企业三级资质停办后的影响
建筑企业三级资质停办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
- 资质等级结构调整:取消三级资质后,建筑业的资质等级结构将以二级资质为最低级别,企业申请资质时将直接从二级资质开始。这意味着企业在申请资质前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以达到二级资质的标准要求。
- 提高行业专业素质:二级资质的要求更高,需要企业具备更多的技术实力和专业经验才能满足资质申请的要求,有利于提高行业的整体专业素质。
- 优化证书制度:改革将对证书制度进行优化,使其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和行业实际情况。通过取消三级资质,政府可以更加精确地评估企业的能力和资质,提高证书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 提升行业形象:改革后的证书制度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行业整体形象和竞争力。通过提高资质标准和要求,可以筛选出更具实力和专业能力的公司,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但需要注意的是,证书制度改革在不同行业、建议企业在申请资质前咨询当地住建部门或相关机构,以获取最新的政策和流程。
建筑企业应对三级资质停办的策略
建筑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应对三级资质停办:
- 资质升级或申请新办:持有建筑施工三级资质的企业可以根据现在的二级资质标准办理资质升级,也可直接申请新办二级资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取得二级资质后,原有三级资质便会自动注销。企业应根据自身是否具备资质升级的条件来选择办理资质升级还是申请新办。如果工程业绩无法满足要求,无法办理资质升级,可选择直接申请新办二级建筑资质,但办理标准更低,且在取得新的二级资质后,原三级资质会被取消,企业名下原有的工程业绩是否还会保留还不得而知。如果企业有打算将来继续升级甲级资质的话,办理资质升级会是更好的选择。
- 重视标前经营工作:新标准实施后,资质等级缩减为综合、甲级、乙级,更加扁平化。对于现在的二级、三级资质而言,以后统一换成乙级资质。2021年底,全国新增12030家建企,总数达到 万家。其中二、三级资质企业总数超过11万家。在资质标准限定范围内承接业务,改革后乙级企业在行业内占比将达到90%以上,并且这11万+企业在本行业内可承接工程范围一致。所以在以后的招投标中,特别是中小建筑企业,竞标对手会成倍增加,中标难度加大。因此,投标前的经营工作愈加重要。
- 选择有实力的商业伙伴:2022年,“单打独斗”会越来越难,“强强联合、报团取暖”会成为一个新常态。原因有二:一是整体投资侧重大基建,房建市场积重难返。在前几年的房建市场红利期,大量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是业务单一只会干房建。如果不及时转型,以后的行业内卷程度可想一斑。二是央企会赚的盆满钵满。2021年建筑业新签合同总额超过34万亿。其中中建、中铁等7大央企就超过了13万亿,并且还都是大额的基建项目。
- 做好人员、社保规划,随时应对核查:随着新标准落地,人员、证书过剩的现象可能会加剧,因此企业需要提前做好人员及社保规划,尤其是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岗位,以免影响后面的工程招投标。
其他行业类似资质停办的情况对比
在其他行业中,也存在类似的资质停办或调整的情况。例如:
- 在园林绿化行业,已被取消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审批申请,园林绿化资质被正式取消。
- 在物业管理行业,具有二级及以下资质的物业服务公司资质全部取消。新成立的物业管理公司只能申请暂定三级资质。
- 在招标代理行业,招标机构的最终法定资格被取消,完全取消招标代理资格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 在劳务行业,基本国家申请点已停止劳务资质申办,实行试点取消。
不同行业的资质停办或调整,其原因和影响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是为了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优化市场结构,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未来建筑企业资质管理的趋势
未来建筑企业资质管理可能呈现以下趋势:
- 取消各项资质分级指标,意在向取消建筑企业分级资质迈近一步,实行“建筑施工许可证”管理,企业数量会大幅增加,中小企业有望参与竞争,从资质竞争变为人才的竞争。
- 注重资质转变为注重工程项目本身的监管,注重企业资质转变为注重个人从业资质。特别是全面实行动态资质核查后,更是强调了事中事后个人资质在项目中的作用。
- 资质标准逐渐简化弱化,在淡化建筑企业资质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个人职业资格管理,健全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加快推行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制度,更多通过市场机制约束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行为。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持续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 未来资质改革的趋势是住建部明确提出今年将修订资质标准,简化资质考核条件,重点考核企业信誉和业绩等指标。试点开展对信用良好、能够提供全额担保的企业,取消承揽业务范围资质限制。企业经营的核心是信誉与业绩,这是资质将引导的方向,也是最后的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