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高层建筑资质的定义
超高层建筑是指40层以上,高度100米以上的建筑物。在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 - 2005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及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根据世界超高层建筑学会的新标准,300米以上为超高层建筑 。超高层建筑资质目前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统一独立于建筑企业资质之外专门名为“超高层建筑资质”的概念。在实际操作中,超高层建筑的建设涉及到建筑企业资质的多方面要求。
从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来看,企业需要具备相应的建筑业企业资质才能参与超高层建筑的建设。这包括从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到监理等各个环节所要求的资质。例如,承担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勘察、设计任务的单位、人员的资质、资格应符合相关规定,如2002年建设部令第111号第十二条的规定等 。
在超高层建筑建设中,还涉及到特殊的要求,如抗震设防审批等相关资质要求。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是指超出国家现行标准所规定的适用高度和适用结构类型的高层建筑工程以及体型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对于这类工程的抗震设防审批有专门的要求,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超高层建筑在资质相关要求上的特殊性 。
二、获取超高层建筑资质的条件
(一)企业基本条件
合法的企业身份
- 《营业执照》,这是企业合法经营的基本前提,无论是参与超高层建筑建设还是其他建筑项目,都需要具备这一基本条件。没有合法的企业身份,就无法在建筑市场中开展业务,更谈不上获取超高层建筑建设相关的资质 。
符合相关建筑资质标准
资产要求:不同等级的建筑资质对企业的资产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在一般的建筑企业资质等级划分中(虽然没有专门针对超高层建筑单独列出资产要求,但可作为参考),较高等级的资质往往要求企业具有一定规模的注册资本、净资产等。这是为了确保企业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承担超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包括材料采购、设备租赁、人员工资等方面的支出。
人员资质和数量:
注册人员: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等专业注册人员。这些注册人员经过专业的考核和认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超高层建筑的设计环节,注册建筑师能够根据建筑的功能需求、场地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注册结构工程师则负责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特别是超高层建筑面临的复杂结构受力情况,如风力、地震力等的影响。
技术工人:还需要有足够数量的技术工人,包括木工、瓦工、钢筋工等不同工种。技术工人的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到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例如在超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浇筑、钢结构安装等关键施工工序中,技术工人的操作熟练程度和质量意识至关重要。
工程业绩:企业通常需要有一定的建筑工程业绩。对于超高层建筑资质相关的要求来说,虽然可能没有专门针对超高层建筑业绩的明确规定(在一些地区可能会有特殊要求),但一般的建筑工程业绩可以反映企业的施工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等。例如,企业如果有过大型公共建筑或者高层住宅建设的业绩,说明其在项目管理、施工组织等方面有一定的经验,这对于参与超高层建筑建设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二)针对超高层建筑的特殊条件
消防相关要求
- 各地相关部门审批80米以上住宅建筑、100米以上公共建筑建设项目时,应征求同级消防救援机构意见,以确保与当地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这意味着企业在获取超高层建筑建设资质或者进行项目审批时,需要考虑到消防方面的因素。如果当地消防救援能力有限,而超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和设施不能满足要求,可能会影响资质的获取或者项目的审批。例如,超高层建筑需要设置先进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等,并且这些系统的设计和安装需要符合相关的消防规范和标准 。
抗震设防要求
- 对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超高层建筑往往可能涉及超限情况),承担勘察、设计任务的单位、人员的资质、资格应符合相关规定。例如在抗震设防方面,需要按照相关的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并且可能需要进行抗震专项审查。企业如果要获取超高层建筑建设相关资质,其在抗震设计和施工方面的能力需要得到认可,包括采用合适的抗震结构体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等工作 。
与城市规划相关的要求
- 严格控制生态敏感、自然景观等重点地段的高层建筑建设,不在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世界文化遗产及重要文物保护单位有影响的地方新建超高层建筑,不在山边水边以及老城旧城开发强度较高、人口密集、交通拥堵地段新建超高层建筑(除非满足特定条件)。这就要求企业在获取超高层建筑建设资质时,需要考虑项目选址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如果项目选址不符合这些要求,可能无法获取相关资质。例如,如果企业计划在历史文化街区附近建设超高层建筑,即使其他条件满足,也会因为违反城市规划要求而不能获得资质 。
三、超高层建筑资质的审批流程
(一)一般建筑资质审批的基本流程
确定审批部门
- 企业申请建筑业企业资质时,根据资质许可的层级确定审批部门。如果是申请住房城乡建设部许可的建筑业企业资质,应按照规定的申请程序提出申请;军队所属企业可由总后基建营房部工程管理局向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申请。如果是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许可的建筑业企业资质,按照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规定的程序提出申请,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在其门户网站公布有关审批程序。企业申请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许可的建筑业企业资质,按照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规定的程序提出申请,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在其门户网站公布有关审批程序 。
提交申请材料
- 企业需要准备一系列的申请材料,一般包括企业的营业执照副本、企业资质申请表、企业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企业章程、人员资质证明(如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技术工人等的证书)、企业工程业绩证明材料等。这些材料需要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企业的基本情况、人员情况和工程业绩等方面的信息,以便审批部门进行审核。
审核环节
- 审批部门会对企业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检查申请材料是否齐全、格式是否符合要求等。如果形式审查不通过,企业需要补充或修正材料后重新提交。然后是实质审查,对企业的资质条件进行全面审查,包括企业的资产、人员资质和数量、工程业绩等是否符合相应的资质标准。在这个过程中,审批部门可能会进行实地考察,核实企业的实际情况与申请材料是否一致。
审批结果通知
- 经过审核后,审批部门会作出审批结果通知。如果企业符合资质标准,将获得相应的建筑业企业资质;如果不符合,则不予批准,并告知企业原因。企业可以根据审批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如补充人员、完善业绩等,然后再次申请。
(二)超高层建筑资质审批的特殊流程
抗震设防审批流程(以广东省为例)
建设单位申报:建设单位登录广东省超限项目审查信息系统申报抗震设防审查,取得专家审查意见。这一步骤中,建设单位需要提供项目的相关资料,包括工程概况、勘察报告、设计方案等,以便专家进行审查。专家会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如建筑高度、结构形式、场地条件等因素,对项目的抗震设防进行审查,提出意见和建议 。
申请人后续操作:申请人登录相关部门官网根据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办事流程进行后续操作。这可能包括根据专家审查意见对项目进行修改完善,重新提交审核等操作,直到满足抗震设防要求,获得抗震设防审批通过。
消防相关审批与意见征求
- 在各地相关部门审批80米以上住宅建筑、100米以上公共建筑建设项目时,应征求同级消防救援机构意见。消防救援机构会根据当地的消防救援能力、项目的消防设计方案等因素进行评估,提出意见。如果消防设计方案不能满足与当地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的要求,企业需要对消防设计进行修改完善,直到获得消防救援机构的认可,这也是超高层建筑资质审批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
四、超高层建筑资质的等级划分
(一)建筑企业资质等级划分的一般情况
特级资质
- 在建筑企业资质等级中,特级资质是最高等级。拥有特级资质的企业通常在企业规模、技术实力、工程业绩等方面具有非常高的水平。例如,特级资质企业在注册资本、净资产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往往需要具备大量的先进施工设备和雄厚的技术研发能力。在人员方面,特级资质企业需要有众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包括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等,并且这些人员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要达到较高的标准。在工程业绩方面,特级资质企业需要有多项大型、复杂的建筑工程业绩,如大型的超高层建筑、大型交通枢纽等项目的建设经验。特级资质企业能够承担各类建筑工程的施工总承包、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业务,在超高层建筑建设中,如果企业具备特级资质,说明其有很强的综合实力来承担超高层建筑从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工作 。
一级资质
- 一级资质也是较高等级的建筑企业资质。一级资质企业在资产规模上虽然低于特级资质企业,但也有一定的要求,以确保企业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在人员方面,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注册专业人员和技术工人,这些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能够满足较高难度建筑工程的要求。在工程业绩方面,需要有一定数量的中大型建筑工程业绩。对于超高层建筑建设来说,一级资质企业有能力承担部分超高层建筑的建设任务,特别是一些高度相对不是特别高、结构相对常规的超高层建筑项目。例如,在一些中小城市的超高层建筑建设中,一级资质企业可能会参与其中,并且能够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完成项目建设。
二级资质和三级资质
- 二级资质和三级资质企业在资产、人员和工程业绩等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二级资质企业能够承担一定规模和难度的建筑工程,但在超高层建筑建设方面,可能只能参与一些高度较低、规模较小或者是超高层建筑中的部分分包工程,如超高层建筑中的室内装修工程等。三级资质企业则更多地承担一些小型建筑工程或者是超高层建筑建设中的一些简单的、辅助性的工程任务。例如,三级资质企业可能会承担超高层建筑建设中的临时设施搭建、部分简单的基础工程等任务。具体的业务范围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规定和项目的具体要求来确定。
(二)超高层建筑资质等级相关的特殊考虑
高度和结构复杂性因素
- 超高层建筑由于其高度较高,结构复杂,对资质等级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对于高度极高(如5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可能要求企业具备特级资质,因为这类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施工技术、安全管理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只有具备特级资质的企业才有可能具备足够的技术实力和管理能力来承担。例如,在一些大型城市的地标性超高层建筑建设中,如上海中心大厦的建设,承担建设任务的企业往往是具备特级资质的企业。而对于高度相对较低(如100 - 300米)的超高层建筑,一级资质企业可能就有能力承担,但也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结构形式(如是否是超限结构等)、当地的建设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如果是结构特别复杂的超高层建筑,即使高度在100 - 300米之间,也可能更倾向于选择特级资质或具有丰富类似结构工程经验的一级资质企业。
城市规模和政策因素
- 不同城市规模对超高层建筑资质等级也有影响。在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由于超高层建筑建设的需求可能更多,同时对建筑的质量、安全、技术等方面的要求也更高,对于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的建设企业资质要求可能会更严格,可能更倾向于特级资质企业或者是在超高层建筑建设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一级资质企业。而在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对于150 - 250米之间的超高层建筑,一级资质企业可能更容易满足资质要求,但也需要遵循当地的相关政策规定。例如,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确需新建1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的,还需要报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查,并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这也间接影响了企业资质等级在这类项目中的适用性 。
五、超高层建筑资质的相关政策法规
(一)建设规划方面的政策法规
高度限制政策
- 各地要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一般不得新建超高层住宅。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人口以下城市严格限制新建1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这一政策的出台是为了避免城市盲目攀比建设超高层建筑,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安全风险。例如,一些中小城市如果过度建设超高层建筑,可能会面临建设成本过高、后期维护困难、与当地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等问题。同时,这也有助于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等,因为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可能会对周边环境和文化遗产产生影响 。
与城市规划协调政策
- 严格控制生态敏感、自然景观等重点地段的高层建筑建设,不在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世界文化遗产及重要文物保护单位有影响的地方新建高层建筑,不在山边水边以及老城旧城开发强度较高、人口密集、交通拥堵地段新建超高层建筑。这一政策要求超高层建筑的建设要与城市的整体规划相协调,保护城市的特色风貌和生态环境。例如,在一些历史文化名城,为了保护古城的风貌,会限制在古城范围内建设超高层建筑,以确保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得以传承。同时,避免在生态敏感区域建设超高层建筑,也是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二)安全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
消防相关政策
- 各地相关部门审批80米以上住宅建筑、100米以上公共建筑建设项目时,应征求同级消防救援机构意见,以确保与当地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这一政策体现了对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性的重视。超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由于其高度较高,人员疏散困难,火灾扑救难度大,所以在项目审批阶段就要考虑消防救援能力的匹配问题。例如,当地消防救援队伍的装备水平、人员数量等因素都要与超高层建筑的消防需求相适应。对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层公共建筑,鼓励有关单位聘用相应级别的注册消防工程师或者相关工程类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担任消防安全管理人,以提高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
抗震设防政策
- 对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超高层建筑往往可能涉及超限情况),有专门的抗震设防审批要求。例如,建设单位需要进行抗震专项审查,按照相关的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这是为了确保超高层建筑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相关政策规定了承担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勘察、设计任务的单位、人员的资质、资格应符合相关规定,如2002年建设部令第111号第十二条的规定等,以保证抗震设计和施工的质量 。
(三)运行维护方面的政策法规
信息化管理要求
- 具备条件的,超高层建筑业主或其委托的管理单位应充分利用超高层建筑信息模型(BIM),完善运行维护平台,与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加强对接。这一政策法规推动了超高层建筑的信息化管理。通过BIM技术,可以对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备等进行三维建模,实现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建设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运营过程中的设备维护等。与CIM基础平台对接后,可以将超高层建筑纳入城市的整体管理体系,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和应急响应能力。例如,在城市进行基础设施改造或者应急救援时,可以通过CIM平台快速获取超高层建筑的相关信息,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决策 。
安全隐患排查与管理要求
- 为强化超高层建筑安全管理,全面排查安全隐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印发《关于加强超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提出了一系列安全隐患排查与管理要求。这包括对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消防安全、设备安全等方面进行定期排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例如,要求超高层建筑的业主或管理单位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建筑的重要设备(如电梯、消防设备等)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超高层建筑内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