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好顺佳集团
2024-10-24 10:20:49
3009
内容摘要:一、生产汽车所需资质的相关规定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实行分类准入管理,分为乘用车类、货车类、客车类、专用车类、摩托车类、挂车类六类。客...
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实行分类准入管理,分为乘用车类、货车类、客车类、专用车类、摩托车类、挂车类六类。客车类又分为整车类和改装类。国家对从事道路机动车辆生产的企业及其生产的在境内使用的道路机动车辆产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等,制定了严格的准入管理办法。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国内具备乘用车生产资质的车企达 126 家,其中获得发改委新批的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共有 16 家。从区域分布来看,江苏省和浙江省具备乘用车生产资质的车企最多,分别为 16 家和 11 家。湖北、江西、安徽、广东四省以及北京市和重庆市 6 个区域的乘用车生产资质的数量也超过了 5 个。
汽车生产资质实际上归属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管理。新能源汽车企业生产资质的申请大致上有两个步骤,然后在工信部申请并接受审查,最后通过公示才能获得生产资质。
2017 年底, 102 家具备生产资质、并且产品进入相关目录的乘用车生产企业。
为避免汽车产能的严重过剩,抑制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提高造车门槛,近几年国家对于生产资质的管理越来越严格和细致。按照之前的管理模式,一家企业想要投资建设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需要拿到发改委和工信部的“双认证”,才能最终正式获得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而在 2019 年,发改委发布了《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将核准管理调整为地方政府备案管理。自此之后,工信部的造车资质成为唯一准入资格。但生产资质申请的门槛并未因此而降低,不管是工信部还是发改委,均对车企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申请的要求进一步细化。比如,车企需要售出 3 万辆车或者销售额达到 30 亿元,且所在省市的产能是饱和的才被允许新增产能。实际上,2017 年之后工信部新发放的新能源生产资质数量屈指可数。新势力的新能源汽车,主要通过“代工”和“收购”两条路径实现量产。2022 年初,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委托生产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新能源车生产的委托方与受托方均需有生产资质,“代工”的门槛也进一步提升。2023 年初关于“国内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不再允许销售,只能注销”的传言引爆车圈,“收购”资质的发展路径也随之关上大门。生产资质的“一证难求”对于后续新进的造车玩家们来说,是产品推出之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张总监 13826528954
限时领取创业礼包
所有服务
您的申请我们已经收到!
专属顾问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