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好顺佳集团
2024-10-24 10:19:39
4125
内容摘要:建筑资质管理规定一、建筑资质管理规定的基本内容建筑资质管理规定是国家对建筑行业进行管理和监督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其目的在于规范建...
建筑资质管理规定是国家对建筑行业进行管理和监督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其目的在于规范建筑业市场秩序,提高施工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水平,维护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适用范围: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建筑企业,如建筑施工企业、建筑设计企业、建筑材料生产企业等。
资质等级划分:建筑企业的资质分为多个等级,依据企业的技术实力、综合素质、工程管理水平等因素确定,通常分为一级至五级,等级越高,资质越高。
资质申请条件:企业申请资质时,必须具备建筑行业必备的资质条件和技术能力,有合法的注册资本和合法营业执照,具备健全的组织架构和负责人员,具备必备的建筑设备和施工人员等。
审批程序:建筑企业申请资质时,应当向有资质的建筑业主管部门提交申请书,并提供相应的资质申请材料,包括企业的技术资质证明、注册资本证明、营业执照、企业组织架构图、负责人员及施工人员的相关证件等。审批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后3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并将决定通知申请企业。
资质管理与监督:建筑企业取得相应的资质等级后,应当积极履行建筑施工、设计及产业链上相关企业的职责,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和安全。应当及时报道企业的经营情况和项目进展情况,并接受监督机关的检查和评估。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做好建筑安全检查,确保施工现场和工地安全。应当按照建筑行业相关标准,开展技术研究和创新,提高施工工艺和技术水平。
资质等级的升降:建筑企业的资质等级可以根据业绩和工程质量进行升降级,资质等级升级经过评估和审批程序。资质等级降级应当根据违规行为、项目质量问题等因素进行评估和处理,降级的企业可以在一定期限后重新申请资质等级。
处罚和违规处理:对于违反建筑法律法规的行为,建筑企业将被处以相应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对于提供虚假材料、隐瞒、篡改申报信息的建筑企业,将取消其资质,并追究法律责任。对于不按时完成申报和更新的建筑企业,将暂停或取消其资质。
20世纪80年代末就对建筑行业实施了企业资质管理制度,并且到目前状况为止,相继对其进行了多次的资质管理改革。
初步建立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而对企业自身的业绩、技术水平及经营综合能力等没有任何要求。到20世纪90年代初时,46732家企业进行了明确的评定划分。
持续扩大与深化阶段:拓宽了企业资质管理的范围,使其逐渐向土木工程、管道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的扩建改建进行扩展。根据专业类别的不同进行划分,从粗到细再到精细。在2001年又对《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进行了修改,将建筑业资质管理分为建筑施工总承包、专项承包及劳务承包三类。
最新企业资质管理制度的改革:在新时期的发展下,受到建筑市场发展的影响,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与要求,减少了审批环节,对原来单一的财务指标进行了及时的改变与调整,增设了营业税指标,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了建筑行业的综合发展。
建筑资质标准通常按照不同的工程类型和专业进行分类,如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等。等级方面,一般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等。
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标准要求企业在资产、人员、业绩等方面具备极高的条件,如企业注册资本金3亿元以上,企业净资产 亿元以上,企业近三年上缴建筑业营业税均在5000万元以上,企业银行授信额度近三年均在5亿元以上,企业经理具有10年以上从事工程管理工作经历等。
一级资质标准:要求企业资产净资产1亿元以上,技术负责人具有10年以上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结构专业高级职称等。
二级资质标准:要求净资产4000万元以上,技术负责人具有8年以上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结构专业高级职称或建筑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等。
三级资质标准:要求净资产800万元以上,技术负责人具有5年以上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结构专业中级以上职称或建筑工程专业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等。
不同等级的资质在企业资产、主要人员、工程业绩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要求。
企业资产:各级资质对企业的净资产有明确规定,如特级资质要求企业净资产 亿元以上,一级资质要求净资产1亿元以上,二级资质要求净资产4000万元以上,三级资质要求净资产800万元以上。
企业主要人员:包括技术负责人、注册建造师、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持有岗位证书的现场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等。不同等级资质对这些人员的数量、职称、工作经验等有不同要求。
企业工程业绩:如特级资质要求近5年承担过特定类型和规模的工程施工总承包或主体工程承包,工程质量合格。
建筑资质管理规定侧重于对建筑企业资质的管理和认定办法,包括资质的申请、审批、监督、处罚等方面的规定,强调的是管理的程序和制度。而建筑资质行业标准更侧重于对建筑企业在资产、人员、业绩等方面应达到的具体要求和标准,注重的是企业的实际能力和水平。
建筑资质管理规定的目的是规范建筑行业的市场秩序,保障公共利益和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而建筑资质行业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衡量建筑企业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由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和政策的变化,建筑资质管理规定可能会相对频繁地进行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政策要求。而建筑资质行业标准在一定时期内相对较为稳定,但也会根据行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进行适当的修订。
国内的建筑资质管理规定和行业标准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以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
资质分类:国内将建筑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三个序列,并在每个序列下细分不同的类别和等级。
人员要求:对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注册建造师、中级以上职称人员等有明确的数量和职称要求。
业绩考核:根据不同等级的资质,要求企业具备相应规模和质量的工程业绩。
美国:除联邦政府外,各州都有立法、执法权,且各不相同。要开展建筑活动,必须取得相应许可证。大多数州对承包商分类为总承包、电气工程、管道工程等,承包商只能在自己许可证允许的业务范围内开展建筑活动。拥有一个州的许可证,并不意味着承包商可以在其他州开展建筑活动。办理建筑工程许可证的条件可归结为两类:针对个人,必须拥有学历与工作经验的相关证明,并完成考试;必须出具企业的一般责任保险与员工赔偿保险。
日本:任何在日本准备从事建筑活动的组织都必须取得许可执照,有权颁发许可证的是建设大臣和地方建设主管。日本将建筑业分为28个小类,企业每进入一个行业分类,都需获得该行业分类的许可证。企业可以一次获得几个行业分类的许可证,也没有行业分类许可证数量的限制。当建筑企业分包给其他承包商的合同价值大于一定额度时,则必须取得“特殊许可证”。
资质发展的方向必然是资质简化,以适应市场化发展的需要。
充分市场化竞争:建筑企业实行“建筑施工许可证”管理,企业数量会大幅增加,中小企业有望参与竞争,市场将释放更大的空间,行业竞争将会更加充分,对行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的素质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将来的竞争从资质的竞争转变成人才的竞争,其实就是持证执业人才数量的竞争,以执行为目的的证书需求将出现井喷。
淡化企业资质管理,强化个人资质管理,推动全员持证。
加强对建筑企业资质的动态核查,严格查处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企业违法成本。
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对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记录和评价,将信用不良的企业纳入黑名单,限制其市场活动。
随着建筑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国内的建筑资质管理规定和行业标准将逐渐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国内建筑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鼓励建筑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在资质标准中纳入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要求,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张总监 13826528954
限时领取创业礼包
所有服务
您的申请我们已经收到!
专属顾问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