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好顺佳集团
2024-10-24 10:18:09
2912
内容摘要:伪造人力资源许可证的处罚规定伪造人力资源许可证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将受到严厉的处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未经许可和登记,擅自从事职...
伪造人力资源许可证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将受到严厉的处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未经许可和登记,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其他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关闭。有违法所得的,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符合条件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 10 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不符合条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作出不予行政许可书面决定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以下是一些伪造人力资源许可证相关的处罚案例:
2023 年 7 月 28 日至 11 月 8 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以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公司、事业单位印章罪,伪造身份证件罪,伪造武装部队印章罪对姜某帅提起公诉;以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伪造公司印章罪对王某华提起公诉。
2022 年,深圳市社保局公布了三个行政处罚案例,以“用人单位存在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接受其他单位委托)为与用人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的人员办理养老保险参保手续、失业保险参保手续的行为”为由,对三家人力资源公司进行行政处罚。
相关法律法规对伪造人力资源许可证的惩处细则较为明确和严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不得有伪造、涂改、转让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等行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依法开展检查,或根据举报核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年度报告及公示信息,对未按规定报送年度报告、拒绝履行信息公示义务以及存在隐瞒情况、弄虚作假等行为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依法依规作出处理。同时,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名称、营业地址、法定代表人、服务范围、、设立分支机构、、延续、行政处罚情况等年度报告有关内容,要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但总体上包括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许可、吊销营业执照等。例如,对伪造、涂改、冒用、转让、买卖就业证和许可证书的外国人和用人单位,由劳动行政部门收缴就业证和许可证书,没收其非法所得,并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人力资源许可证处罚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规定》自 2023 年 8 月 1 日起施行,主要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监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六十四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未经许可和登记,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其他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关闭;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上一篇:会展服务许可证在哪里办
下一篇:住宅办食品卫生许可证
张总监 13826528954
限时领取创业礼包
所有服务
您的申请我们已经收到!
专属顾问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