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革资质相关政策
事业单位改革资质相关政策涉及多个方面。例如,在企业化改革方面,发布的政策指出,只要原企业的投资主体能继续存在并且在改革(转型)后所持有的股权(股份)份额超过了75%,同时改革(转型)后的公司能够承担原企业的权益和职责的话,那么对于原企业地产及房产权证由改革(转型)后的公司接收,无需缴纳契税。在混改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和条件,(有过异常记录的解除了就可以);金融类型的公司不接受混改;建议新注册一个公司混改;公司不能是p2p行业,注册资金需要实缴等。
事业单位改革后资质的变化
事业单位改革后,资质方面出现了诸多变化。
- 薪资待遇:教师群体受影响较大,政策向基层教师倾斜,教师薪资有望提升。
- 编制:高校和医院的编制将取消,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人员往公务员行政编制转编,经营类的事业单位逐步转向企业。
- 管理模式:“编制内清闲,编制外忙碌”的现状会有所改善,管理方面相对会更加公平。
- 职称: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将改革,师德将成为重要方面,不再唯学历、唯论文。
- 双薪待遇:鼓励支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离岗创业,保留3年人事关系,离岗期间享受之前待遇。
事业单位改革资质办理流程
事业单位资质办理流程因具体情况而异。以柳州事业单位变更登记为例,流程如下:
- 申请人申请。
- 服务窗口首问责任人对设立登记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查。
- 业务承办人对登记申请材料进行受理,并提出受理意见。
- 审核人审核是否符合规定的变更登记条件,并提出审核意见。
- 业务负责人核准,作出是否准予变更登记的决定。
- 服务窗口首问责任人制作决定文件并送达申请人。
办理变更登记通常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登记申请表》、《事业单位法人变更登记申请书》、审批机关批准文件、现任法定代表人免职文件、拟任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开办资金确认证明及变更登记申请之前90日内资产负债情况、新住所证明文件、资质认可证明或者执业许可证明等。
对于具有乙丙级资质的事业单位改革转制为企业的情况,如果单位人员、设备等资质要求条件不变或有所增加,转制后的企业可提交单位名称变更申请。对于无法满足上述要求的整体转制情况及事业单位与其他事业单位整合转制为企业等情况,具有转制批复文件,转制后企业可直接申请新设相应甲级资质,工作业绩承继原事业单位的工作业绩。
成功应对事业单位改革资质问题的案例
以下是一些成功应对事业单位改革资质问题的案例:
- 某市围绕党建不强、功能不清、机构臃肿、政事不分等问题集中攻坚,确定了“突出党的领导,突出政事分离,突出为民服务”的改革方向,加快构建运行顺畅、协同高效、充满活力的事业单位现代治理体系。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新设置了廉政教育中心、发展研究中心等事业单位,为强化党的领导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党组织建设,及时理顺党组织设置,配备党组织专职副书记,强化党组织领导力量。
- 江西省江咨设计总院有限公司由江西省轻工业设计院、江西省国防工业设计院、江西省人防工程设计科研院等3家原省属正处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合并组建,成立后承继了3家设计院原有的人才、资产、资质、市场资源,拥有覆盖多行业的设计资质,、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事业单位改革资质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事业单位改革资质存在一些常见问题,如事企交织导致政事不分、人员众多导致财政负担过重等。
- 事企交织导致政事不分:市场经济中,政府机关对事业单位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事业单位在人事行政和资源等方面都要依靠政府机关,导致定位混乱,界限模糊,越位、错位现象交错,政事不分。
- 人员众多导致财政负担过重:不少政府在机构改革时将精简后的人员划分到事业单位,很多地区将事业单位变成行政单位裁减的接收地,导致事业单位人员众多,财政负担过重。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如明确政府与事业单位的职责边界,优化事业单位的人员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同时,要加强对事业单位改革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和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