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好顺佳集团
2024-10-17 08:52:16
1558
内容摘要:建筑业资质改革的背景和目的长期以来实行的资质准入制度对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促进市场有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产业发展和市场法规体...
长期以来实行的资质准入制度对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促进市场有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产业发展和市场法规体系完善,传统资质管理制度逐渐显现出弊端。
在建筑业转型升级、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大背景下,改革迫在眉睫。早在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就提出要优化资质资格管理,进一步简化工程建设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设置,减少不必要的资质认定。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国办发〔2019〕39号)进一步提出,要大幅压减企业资质资格认定事项,力争2020年底前将工程建设等领域企业资质类别、等级压减三分之一以上,凡是能由市场机制调节的一律取消,对保留的事项需精简资质类别、归并等级设置。住建部办公厅发布了《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标准框架(征求意见稿)》,引起了建筑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方案》,并于11月30日由住建部正式印发《方案》。
施工企业资质
施工特级资质改为综合资质,不分等级,可承担各类别各等级工程施工总承包及项目管理业务。只需拥有两项甲级总承包资质即可申请,一级建造师需要50人,主要考核业绩。
施工总承包序列现只设甲、乙两个等级,建造师需求有所调整。甲级需10个专业一级建造师,乙级资质需要五个建造师(部分专业有特殊要求)。
施工专业承包序列设有18个类别,等级由原来三个等级改革成甲、乙两个等级(部分专业不分等级),建造师需求也有变化。
专业作业资质不分等级,实行备案制。
勘察设计资质
工程设计资质分为4个序列:工程设计综合资质、工程设计行业资质、工程设计专业资质、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资质。
具有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的企业,可承担各行业、专业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业务,其规模不受限制。
具有工程设计行业资质的企业,行业甲级资质业务规模不受限制,行业乙级资质可承担本行业中、小型规模项目。
具有工程设计专业资质的企业,专业甲级资质业务规模不受限制,专业乙级资质可承担本专业中、小型规模项目。
具有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资质的企业,可承担建筑工程项目相应专业设计业务,业务规模不受限制。
综合资质要求高,对主要技术负责人设置上,对高级职称同等重视,人员配置表中的人员对业绩有要求,专业配置大幅减少,注册建筑、注册结构人员数量要求未减少。
过去建筑企业资质管理制度不成熟,存在造假申报资质现象,破坏竞争环境,使资质失去意义,也增加了企业管理成本。
为包装申报材料,企业与中介机构合作,花费巨大,还存在挂证、粉饰财务报告等问题。
考核指标繁琐,造成资源浪费,施工技术能力和资金保障能力成为考察重点,但也带来诸多问题。
专业类别设置过多,制约企业经营。
先有业务还是先有资质的问题困扰企业,业主有意拆解工程,导致总包方与分包难以协调。
中小民营企业在低端建筑市场徘徊,在招投标中因资质被刷掉,形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
2020年底,住建部发布了《关于印发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住建部发布《关于做好建筑业“证照分离”改革衔接有关工作的通知》。
2021年底,住建部发布《关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统一延续有关事项的通知》。
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改革举措:
精简资质类别,归并等级设置。大幅压减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改革后,现有的593项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将压减至245项。
放宽准入限制,激发企业活力。进一步精简企业资质审批条件,放宽资金、人员、业绩、技术装备等指标要求。
下放审批权限,方便企业办事。开展企业资质审批权下放试点,除最高等级综合资质和需跨部门审批的资质外,将其他等级资质下放至省级及以下有关主管部门审批。
优化审批服务,推行告知承诺制。加快推行资质审批告知承诺制,大幅削减不必要的证明材料,全面实行全程网上申报和审批。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保障工程质量安全。加大审批后动态监管力度,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强化个人职业资格管理,建立个人执业责任保险制度。
完善招投标制度,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继续完善招投标制度,优化调整招标条件设置,引导建设单位更多从企业实力、技术力量、管理经验等方面选择企业,推行工程担保和保险制度。
未来可能会进一步精简资质类别和等级,优化审批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推动工程总承包资质的发展,鼓励企业向综合性、专业化方向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可能会在资质标准中纳入更多与新技术、新模式相关的要求。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使企业信用在资质管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张总监 13826528954
限时领取创业礼包
所有服务
您的申请我们已经收到!
专属顾问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