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好顺佳集团
2024-10-16 09:08:48
1904
内容摘要:建筑业取消主项资质相关政策一、政策背景与总体要求近年来,“放管服”改革,以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这一改革方...
一、政策背景与总体要求
近年来,“放管服”改革,以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这一改革方向在《国务院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国发〔2021〕7号)中有明确体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积极响应这一要求,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二、具体政策内容
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停止受理部分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的首次、延续、增项和重新核定的申请,重新核定事项包含《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建设工程企业发生重组、合并、分立等情况资质核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市〔2014〕79号)规定的核定事项。按照原资质标准进行审批。
已停止受理申请的资质证书继续有效,有效期届满的,统一延期至新的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标准实施之日。新的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标准实施后,持有上述资质证书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实行换证。
建筑业企业施工劳务资质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由企业注册地设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办理备案手续。企业提交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办公地址、、企业净资产、技术负责人、技术工人等信息材料后,备案部门应当场办理备案手续,并核发建筑业企业施工劳务资质证书,企业完成备案手续并取得资质证书后,即可承接施工劳务作业。
对于按照实行告知改革的许可事项,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明确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的资质目录,制定并公布告知承诺书格式文本、告知承诺内容、核查办法和办事指南。对通过告知承诺方式取得资质证书的企业,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经核查发现承诺不实的,依法撤销其相应资质,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对于按照优化审批服务方式改革的许可事项,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推动线上办理,实行全程电子化申报和审批,精简企业申报材料,不得要求企业提供人员身份证明和社保证明、企业资质证书、注册执业人员资格证书等证明材料,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一、对企业的影响
取消主项资质文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以前,企业获取主项资质需要满足一系列严格的条件,包括人员资质、企业资产等多方面的要求。资质取消后,更多企业有机会参与到建筑市场的竞争中来。例如,一些小型企业或者新成立的企业,原本可能因为难以满足主项资质要求而被排除在某些项目之外,现在则有了更多的机会。这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对于大型企业来说,面临的竞争压力增大,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如提高技术水平、优化管理模式等;对于小型企业而言,虽然获得了更多机会,但也需要在竞争中不断成长,提升自身实力,以在市场中立足。
企业的经营策略需要进行调整。一些企业可能原本依赖主项资质来定位自身的业务范围和市场定位,资质取消后,企业需要重新评估自己的优势和市场需求,拓展业务领域或者调整业务方向。例如,一些企业可能会从单一的专业承包业务向多元化的业务方向发展,包括涉足其他相关的工程领域或者增加上下游产业链的业务。同时,企业在资源配置方面也需要做出改变,如人力资源的重新分配,不再仅仅围绕主项资质所要求的人员结构进行配置,而是根据新的业务发展方向进行调整。
在资质管理成本方面,取消主项资质文件后,企业在资质申请、维护等方面的成本会有所降低。以前,企业为了获取和维持主项资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包括准备各种申报材料、满足人员资质要求(如聘请具有特定资格的人员、为员工缴纳社保等)、进行资质升级的投入等。资质取消后,企业可以将这部分资源投入到其他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面,如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
二、对市场的影响
建筑市场的活力得到提升,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更多企业的参与使得市场竞争更加充分,资源能够流向更有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从项目资源的分配来看,不再仅仅局限于具有特定主项资质的企业,而是根据企业的综合实力、技术水平、信誉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配。这有助于提高整个建筑市场的效率,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例如,一些具有创新技术或者高效管理模式的企业,即使没有传统的主项资质,也能够凭借自身优势获得项目,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提升。
市场监管面临新的难度和挑战。随着主项资质文件的取消,市场上企业的资质情况变得更加复杂,监管部门需要建立新的监管机制和标准,以确保建筑市场的规范运行。例如,如何对通过告知承诺制获得资质的企业进行有效的事中事后监管,如何防止企业在资质取消后的市场竞争中出现违规行为(如虚假宣传、恶意低价竞争等),都需要监管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同时,监管部门还需要加强对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和管理,通过信用评价等方式来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
一、案例一:某小型建筑企业的发展机遇
有一家小型建筑企业,在主项资质文件取消之前,由于其主项资质等级较低,业务范围受到很大限制,主要只能承接一些小型的、简单的建筑项目。企业规模较小,人员和资金相对有限,难以满足主项资质升级的要求,发展面临瓶颈。
主项资质文件取消后,该企业获得了更多参与项目投标的机会。例如,在一些中型建筑项目的招标中,不再受限于主项资质的限制,企业凭借自身在特定建筑技术方面的优势(如在古建筑修复方面有独特的工艺和经验),成功中标了一些以前无法涉足的项目。这使得企业的业务范围得到了拓展,企业收入增加,进而有能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投入,企业规模逐渐扩大。企业开始逐步调整业务结构,从单纯的建筑施工向建筑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方向发展,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这个案例表明,主项资质文件的取消为小型企业提供了突破发展瓶颈的机会。小型企业可以凭借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在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获得发展机遇。同时也说明,企业在资质取消后需要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挖掘自身潜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二、案例二:大型建筑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与应对策略
某大型建筑企业,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主项资质等级,长期以来凭借资质优势在大型建筑项目招标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业务范围广泛,涵盖了多个建筑领域。企业拥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先进的施工设备和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
主项资质文件取消后,该大型企业面临着来自更多企业的竞争压力。一些原本不具备主项资质但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开始参与到大型项目的竞争中。例如,在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项目的招标中,该企业发现竞争对手数量明显增多,包括一些新兴的建筑企业。这些新兴企业虽然规模较小,但在某些新兴建筑技术(如绿色建筑技术、智能建筑技术)方面具有优势,并且报价更具竞争力。这使得该大型企业在项目招标中的中标率有所下降。
为了应对这种竞争压力,该大型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了在新兴建筑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成立了专门的研发团队,致力于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优化了企业的管理流程,降低了项目成本,提高了项目管理效率。企业还加强了与其他企业的合作,通过与一些在特定技术领域有优势的小型企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这个案例说明,大型企业在主项资质文件取消后不能仅仅依赖于以往的资质优势,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一、企业竞争格局的重塑
主项资质文件取消后,建筑行业的竞争主体变得更加多元化。以前,由于主项资质的限制,建筑市场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企业之间。资质取消后,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都有机会参与到各类建筑项目的竞争中。例如,一些原本专注于建筑劳务的企业,现在有机会向专业承包甚至施工总承包方向发展;一些在新兴建筑技术领域(如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应用等)具有技术优势的科技型企业,也能够进入传统的建筑市场参与竞争。这使得建筑市场的竞争格局从以资质为主要划分依据转变为以企业综合实力(包括技术水平、管理能力、资金实力、信誉等)为主要竞争因素的新局面。
企业的竞争策略发生了重大调整。在资质取消前,企业的竞争策略往往围绕着获取和提升主项资质展开,如通过满足资质要求的人员招聘、业绩积累等方式来提高资质等级,从而获得更多的业务机会。资质取消后,企业更加注重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大型企业开始向全产业链发展,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例如,一些大型建筑企业开始涉足建筑材料生产、建筑设计、工程咨询等领域,实现多元化发展。而小型企业则更加注重专业化发展,在某一特定建筑领域(如古建筑修复、室内装修等)深耕细作,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以在细分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行业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
主项资质文件取消后,建筑行业的技术创新驱动力得到增强。由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纷纷加大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例如,在绿色建筑技术方面,企业积极研发和应用新型节能材料、高效的建筑节能系统(如太阳能光伏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以满足市场对绿色建筑的需求。在建筑工业化方面,企业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提高建筑构件的预制化程度,降低现场施工的劳动强度和环境污染,提高建筑质量和施工效率。同时,企业也更加注重信息化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如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的推广和应用,通过数字化建模实现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项目的协同设计、施工管理和运营维护水平。
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也发生了转变。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转变。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对高素质人才(如建筑工程师、结构工程师、BIM技术专家等)的需求增加,对传统劳动力的依赖程度降低。同时,建筑项目的规模和复杂度不断提高,需要企业具备更强的资金实力来承担项目的风险和投资。例如,一些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如高铁、城市轨道交通等)的建设,不仅需要企业具备先进的技术水平,还需要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来进行项目融资和投资。
一、资质类别与等级的简化趋势
未来建筑业资质管理将继续朝着简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压减资质类别和等级。《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提出,要将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由593项减至245项,除最高等级综合资质和需跨部门审批的资质外,将其他等级资质下放至省级及以下有关主管部门审批。这种简化有助于减少企业在资质管理方面的负担,提高企业的市场活力和竞争力。例如,企业不再需要为众多复杂的资质类别和等级进行繁琐的申报和维护工作,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企业的核心业务发展和技术创新上。
综合资质将成为未来建筑业资质管理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例如,施工特级资质,包括房建、公路、铁路、港口与航道、水利水电、电力、矿山、冶炼、石油化工、市政一共10个类别,整合为综合资质,可以承担各行业各等级施工总承包业务。综合资质的设置有利于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企业拓展业务范围,打破行业壁垒,实现跨行业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建筑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大型建筑企业向全产业链、多元化发展,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趋势
未来建筑业资质管理将更加注重事中事后监管,监管方式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一方面,监管部门将加强对企业的动态监管,通过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实施信用评价等方式,对企业的市场行为进行全面监管。例如,对企业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合同履行等方面进行记录和评价,根据企业的信用状况实施差别化管理。对于信用良好的企业,可以给予政策支持和优惠措施,如简化审批手续、降低保证金比例等;对于信用不良的企业,则加大监管力度,实施严格的处罚措施,如限制市场准入、吊销资质证书等。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将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和精准度。例如,通过建立建筑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实现对企业资质、人员资格、项目信息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企业的违规行为。
随着事中事后监管的强化,企业合规经营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企业需要更加注重自身的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等,确保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要求。例如,企业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要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避免出现违约行为。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对自身信用的管理,积极维护良好的企业信用形象,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优势。
上一篇:建筑业劳务分包不需要资质
下一篇:建筑业哪些资质可以做电工
张总监 13826528954
限时领取创业礼包
所有服务
您的申请我们已经收到!
专属顾问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