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好顺佳集团
2024-10-11 09:30:54
1145
内容摘要:新能源生产资质暂停发放的原因新能源生产资质暂停发放主要有以下原因:产能过剩担忧: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仅占行业总体销量的2%...
新能源生产资质暂停发放主要有以下原因:
产能过剩担忧: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仅占行业总体销量的2%左右,而在江淮大众项目获批后,已获批的15家企业新能源汽车产能储备总量已达百万辆,出现产能过剩苗头。
部分企业骗取融资补贴:存在一些新能源汽车企业通过获取资质来骗取融资补贴的情况,如2020年的赛麟汽车事件,以及2016年财政部曝光的五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涉案金额超过 亿元。
部分获批企业表现不佳:已获得生产资质的部分企业,根本没有实力生产汽车,产品推出普遍缓慢,竞争力弱,无法起到推动行业发展的作用,例如很多企业的生产基地建设缓慢,始终无量产车影踪。
新能源生产资质暂停发放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新造车企业受限:许多有能力、有意愿生产新能源汽车的科技企业被挡在门外,无法进入市场,例如百度、极石、自游家等公司,只能暂停造车计划或寻求其他途径,如代工或收购有资质的企业。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资质的稀缺可能导致行业集中度上升,形成寡头格局,市场缺乏活力和创新,不利于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代工模式受限:随着生产许可要求的细化,代工模式的要求也变得更高,如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委托方和受托方双方都要有自己生产资质才能进行代工,这给依赖代工的企业带来了困难。
新能源生产资质暂停发放后,行业出现了以下动态:
专家观点分歧:行业专家对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准入发表了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应当放开新能源汽车企业生产准入资质,利用市场营造充分竞争的环境,让不了解、不用心造车的企业自然被淘汰;也有人认为在没有权威性、专业性的标准、规范的前提下,无法判断措施的对错,当务之急是对产业发展中的基础性、规律性问题进行研究。
部分企业艰难前行:一些新造车势力为了抢新车上市的进度,被倒逼迂回生产,如寻求代工或收购有资质企业。但仍有部分企业因无法获得资质而发展受阻。
关于未来新能源生产资质发放的可能性,目前还不确定。但从过去的情况来看,行业管理部门会根据产业运行现状对行业准入门槛进行调整优化。例如,在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暂停”近一年后,工信部曾同意在《公告》内设立纯电动乘用车。未来可能会在产能过剩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行业规范更加完善、企业实力和市场需求达到一定平衡时,重新考虑发放生产资质。
目前尚未有明确和详细的关于其他国家新能源生产资质管理情况的相关内容。不同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管理政策和准入制度会因各自的产业发展状况、市场需求、政策导向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上一篇:新能源燃料资质办理条件
下一篇:新能源高速车生产资质
张总监 13826528954
限时领取创业礼包
所有服务
您的申请我们已经收到!
专属顾问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