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好顺佳集团
2024-10-11 09:29:22
3646
内容摘要:基层医疗机构助产资质的定义基层医疗机构助产资质是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备为孕产妇提供助产服务的资格和能力。助产服务包括正常孕产妇的接...
基层医疗机构助产资质是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备为孕产妇提供助产服务的资格和能力。助产服务包括正常孕产妇的接生、高危孕产妇的筛查和登记、随访及转诊等一系列与孕产妇分娩相关的医疗服务。
基层医疗机构获得助产资质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具备相应的医疗设施和设备,以保障助产服务的顺利开展。
拥有专业的医疗团队,包括具备助产技术和经验的医护人员。
能够遵循相关的医疗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
对于地广人稀地区的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原则上应保障产科持续服务,除非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筹调整医疗资源。
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承担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任务的公立医疗机构、地广人稀地区的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原则上应保障产科持续服务,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筹调整医疗资源的除外。
审批流程方面: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结合编制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对本行政区域内助产服务资源进行规划布局,确保助产服务供给,有效满足孕产妇需求。人口30万以上的县(市、区)原则上至少有2家公立医疗机构能够开展助产服务,人口30万以下的县(市、区)原则上至少有1家公立医疗机构能够开展助产服务,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地区要保障相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备助产服务能力。
护士承担经注册执业机构批准的卫生支援、进修、学术交流、政府交办事项等任务和参加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批准的义诊,在签订帮扶或者托管协议的医疗卫生机构内执业,以及从事执业机构派出的上门护理服务等,不需办理执业地点变更等手续。
监管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强化助产服务规划布局,确保助产服务供给,有效满足孕产妇需求。
主动公布助产机构名单,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方便群众有序就医。
强化助产服务质量管理,全面提升质量安全水平。
开展生育友好医院建设,优化孕产期保健服务,促进安全舒适分娩。
规范助产服务资源调整,明确调整程序,确保助产服务可及性。
健全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构建促进产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调动产科医务人员积极性。
目前,国内基层医疗机构助产资质的现状如下:
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承担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任务的公立医疗机构、地广人稀地区的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原则上应保障产科持续服务,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筹调整医疗资源的除外。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助产服务管理的通知,要求公立医疗机构承担产科服务兜底责任,从规划布局、资源调整、质量管理、生育友好医院建设等方面对助产服务提出具体要求。同时强调要健全完善政策保障机制,调动产科医务人员积极性,保障母婴安全健康。
2021年中国6省基层医疗机构孕产妇保健服务现状分析显示,基层医疗机构在妇产科科室设置、人力、药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上一篇:培训资质需要的材料
下一篇:基础工程资质三级升级要求
张总监 13826528954
限时领取创业礼包
所有服务
您的申请我们已经收到!
专属顾问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