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幕墙资质改革
一、建筑幕墙资质改革的背景
从2014年开始,为解决建筑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实现个人质资和企业资质并轨并逐步加强和完善。2021年,建筑资质改革再次迎来重大调整,企业承诺制大范围执行,审批权限进一步下放,极大促进了建筑行业活力。回顾历年的建筑资质改革政策,
- 2014年11月,住建部将专业承包资质由60个压缩至36个。
- 2015年,取消了建筑智能化、消防设施、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幕墙4个设计施工一体化资质。
- 住建部发布规定,资质换证调整为简单换证,取消对企业“资产、主要人员、技术装备”指标的考核。
- 2015年,取消《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中部分考核指标要求。
- 2016年10月,住建部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取消部分注册建造师等人员的指标考核。
- 2017年4月,正式取消园林绿化资质。
- 2017年6月,住建部印发征求意见稿,拟删去对企业部分要求。
- 2017年9月,取消工程咨询、物业管理一级、地质勘查等资质。
- 住建部印发征求意见稿,拟取消建筑施工劳务资质审批,设立专业作业企业资质。
- 住建部发布了关于废止相关通知。
- 住建部发布《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标准框架(征求意见稿)》。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
- 住建部正式印发《关于印发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数量由593项压减至245项。
- 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直接取消部分工程资质审批。
在当下,资质是建筑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关系到工程能否顺利运行以及企业在建筑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与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如果建筑行业没有资质而私接工程,无论是无资质企业和包工头,还是将工程分包给无资质企业和个人的建设单位,都会受到严厉惩罚。
二、建筑幕墙资质改革的具体内容
建筑幕墙资质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 建筑幕墙工程和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合并为新的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且分为甲、乙两个等级。改革之后,二级和三级合并。
- 建筑资质改革后,除了总承包里面的施工综合资质和专业承包里面的不分等级资质以外,全部划分为甲、乙两个等级。甲级是改革前的一级,属于建筑资质当中的最高等级,对企业承接相关建筑工程施工几乎没有限制;乙级是改革前的二级和三级合并,建筑企业在改革以后,初次办理的建筑资质都是乙级,在相关工程承包范围中有一定的限制。
- 办理建筑资质证书需要准备资质申请表、企业基础资料、企业资质材料等,并按照准备营业执照、配备专业人员、提出申请、审核批准、上报、公示、领证等流程进行。办理施工类资质预计4-6个月,设计、监理、勘察资质预计3-4个月。办理建筑资质的费用根据新办及增项、转让、剥离吸收合并等不同方式有所不同,新办及增项需要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转让比新办贵,剥离吸收合并价格更高。
三、建筑幕墙资质改革的影响
建筑幕墙资质改革对企业、行业和员工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对企业的影响:
- 施工资质审批加快。简化资质审批是资质改革的重要方向,部分省份甚至开始尝试通知承诺制,先审批后监管,加快了资质办理速度,节省了企业办理资质的时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质办理的通过率。
- 施工资质处理费用增加。在资格改革下,将严格检查隶属关系和人员社保等。建筑企业需要招聘专职人员申请资质,不仅需要为人员支付工资,还需要缴纳社保等,会多出很多费用。
- 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 资质转型升级,企业要发展壮大,建设量减少,企业升级做到做精做细,也会造成行业分工明显。资质升级促使建筑企业提高自身的不足,增强整体的竞争实力。
- 对员工的影响:
- 资质升级意味着建设量减少,这就会导致会有大量建筑公司、设计院倒闭,同时也预示着大量建筑人士将面临失业。
四、建筑幕墙资质改革后的行业趋势
建筑幕墙行业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趋势。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包括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建筑美观和节能要求的提高等。预计未来几年建筑幕墙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
- 市场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华南等地区。国内建筑幕墙行业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大型建筑企业、专业幕墙企业以及跨国公司等,专业幕墙企业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
- 技术发展方面,单元式幕墙、双层幕墙、点支式幕墙等技术不断发展,数字化技术、绿色环保、智能化等成为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同时,技术更新换代带来挑战,市场竞争激烈,政策支持也为行业发展带来机遇。
五、建筑幕墙资质改革的应对策略
建筑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应对建筑幕墙资质改革:
- 对于取得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企业,市场优势更加明显。对于取得三级资质、有意向新申请资质的建企来说,改革后可以直接换发“乙级证书”,相当于直接升为二级资质,不再重新核定资质,可承接的工程范围也大大增加了。资质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资质审批权将下放各省。对于有意向新申请资质、资质增项的建企来说,办理难度将大幅降低;相应地,同级资质企业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 提升企业资产规模。新的资质管理制度下,建企应当做好工程项目管理,提升盈利能力,扩大企业净资产规模,这样才有利于提升资质,资质提升后又可以拓展建企的业务范围,从而形成良性的持续发展体系。
- 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新的资质标准对企业人员的要求更加细化,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注册人员、基层现场管理人员以及专业技术工人缺一不可,这对建企的人力资源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企必须重视培养自有人员,摒弃外借、挂靠等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违法行为。
- 提高资料管理能力。资料管理是资质管理的基础。重视资料的积累,既方便施工环节的追溯,又方便二次经营变更索赔,还可以为企业积累业绩,证明企业的发展历程。
- 维护企业资质信息。及时准确地更新建企在“四库一平台”中的各项资料及报表,是保证企业资质正常使用的必要条件。注册专业人员、现场管理人员的数量及施工业绩一定要及时更新,以免影响资质的正常使用。
- 积极应对动态核查。资质改革方案特别强调了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性,新标准下的资质考核由过去的申报考核、年度考核改为申报考核与动态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这就要求建企必须积极应对,随时保证现有资源符合自有的资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