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资质规定最新内容
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办法旨在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的资质认定和管理,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保障工程的安全可靠。近年来,建筑施工行业发展迅速,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和调整。
资质认定
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经过工程建设主管部门认定,并依法取得相应的资质等级。资质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具体划分标准根据企业的管理体系、业绩、技术装备、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评估。资质认定的目的在于筛选出具备一定实力和能力的建筑施工企业,以提升建筑施工行业整体水平。资质等级的不同,代表着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承接范围、工程规模、技术难度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资质认定也是施工企业参与投标工程的基本要求,只有具备相应的资质等级,企业才有资格参与相关工程的竞标。
管理规定
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办法不仅对资质认定进行了规定,还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进行了明确。它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依法经营,保持良好的商业信誉。同时,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明确内部管理的各个环节,并定期对管理进行检查和评估。其中,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办法特别强调了安全生产管理。它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明确安全负责人的职责和权限,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同时,建筑施工企业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可控。
监督和惩罚
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办法还对资质认定的监督和惩罚进行了规定。它要求建筑施工企业资质认定的结果必须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对于不符合资质认定要求的企业,要及时进行整改,直至符合相关要求。对于故意提供虚假材料或采取其他不正当手段进行资质认定的企业,将依法予以严厉的处罚。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办法还强调了施工企业的退出机制。如果建筑施工企业严重违反管理规定,或者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将被取消或降低资质等级,并可能会面临相应的行政处罚和经济处罚。
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于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的资质认定和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它通过明确资质认定和管理规定,促使建筑施工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办法的落实还需要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执法和监管力度加大,以确保建筑施工行业的健康发展。
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最新规定的变化
施工总承包资质
- 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调整为施工综合资质,不分行业,不分等级。
- 施工总承包资质有13项,分甲、乙两级。资质需要的建造师数量减少,中级职称人数要求不变,持岗位证书的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的要求未做要求。
- 乙级资质可承担项目范围为原来二级资质的范围。
施工专业承包资质
- 施工专业承包资质由原来的36个类别整合为18个类别。
- 等级由原来三个等级改革成甲、乙两个等级,建造师数量要求减少,中级职称需求没变化,岗位证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没做要求。
- 乙级承担项目范围为原二级范围。
专业作业资质
专业作业资质不分等级,实行备案制。具有公司法人《营业执照》且拟从事专业作业的企业在完成企业信息备案后,即可取得专业作业资质。每个企业只能选择不多于2种作业类型进行备案。
企业主要人员
- 企业主要人员应满足60周岁及以下且由企业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要求。
- 企业主要人员在两家及以上企业受聘或注册的,不作为资质标准要求的有效人员考核。
- 企业申请某一类别资质,企业主要人员中每类人员数量、专业均应满足《标准》要求。一个人同时具有注册证书、技术职称中两个及以上的,只能作为一人考核;一个人同时拥有注册证书和技术职称的,可同时作为注册人员和技术职称人员考核。
- 企业申请多个类别资质,企业主要人员中每类人员数量、专业等应分别满足《标准》要求,每类人员数量不累加考核。
- 一个人具有两个及以上技术职称(注册资格)的,可分别考核。
最新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标准细则
总述
为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建设部发布施行《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申请建筑业企业资质,实施对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适用该规定。建筑业企业应当按照其拥有的注册资本、净资产、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已完成的建筑工程业绩等资质条件申请资质,经审查合格,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建筑业企业资质的归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业企业资质的归口管理工作。
资质分类和分级
- 建筑业企业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三个序列。
- 获得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可以对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或者对主体工程实行施承包。承担施工总承包的企业可以对所承接的工程全部自行施工,也可以将非主体工程或者劳务作业分包给具有相应专业承包资质或者劳务分包资质的其他建筑业企业。
- 获得专业承包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接施工总承包企业分包的专业工程或者建设单位按照规定发包的专业工程。专业承包企业可以对所承接的工程全部自行施工,也可以将劳务作业分包给具有相应劳务分包资质的劳务分包企业。
- 获得劳务分包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接施工总承包企业或者专业承包企业分包的劳务作业。
- 施工总承包资质、专业承包资质、劳务分包资质序列按照工程性质和技术特点分别划分为若干资质类别。各资质类别按照规定的条件划分为若干等级。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有关部门制定。
资质申请和审批
- 建筑业企业应当向企业注册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资质。中央管理的企业直接向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资质,其所属企业申请施工总承包特级、一级和专业承包一级资质的,由中央管理的企业向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同时,向企业注册所在地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 新设立的建筑业企业,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并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方可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资质申请手续。新设立的企业申请资质,应当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相关资料。
- 建筑业企业申请资质升级,除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新设立企业所需资料外,还应当提供企业原资质证书正、副本、企业的财务决算年报表、企业完成的具有代表性工程的合同及质量验收、安全评估资料。
- 施工总承包序列特级和一级企业、专业承包序列一级企业资质经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审核部门应当对建筑业企业的资质条件和申请资质提供的资料审查核实。施工总承包序列和专业承包序列二级及二级以下企业。
建筑施工企业资质规定的最新政策解读
政策变化
- 原施工总承包专项资质将改为施工综合资质。
- 已经取得三级施工资质的企业可以续展为二级证书,二级证书也包含了原来的二级资质,相当于三级直接晋升二级。
- 资质审批权限下放到各省,提高审批效率,降低申请门槛。
- 专家核查组会对企业的项目业绩进行实地考察,业绩不达标的不予通过,项目业绩企业更要重视。
- 资质改革后,建筑行业目前最关心的是一人一证,查处“挂证”会更容易。全国社保网正式建成后,每个人都将有一个独立的社保账户,这对施工人员的资质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企业应对策略
- 扩大企业规模,优化企业内部资源。施工企业应加强工程项目管理,扩大利润和净资产。企业也要不断优化内部人力资源,从内部挖掘潜力,按需补充人员,解决人员使用问题。
- 企业需要提高工程业绩数据的管理能力。平时对信息的管理很重要,要安排专业人员来维护。
- 应定期维护资质信息。“四库一平台”很重要,里面所有的信息和报表都需要及时准确的更新,资质才能正常使用。企业还需要关注人员数量和施工业绩的更新,这也是为了避免动态核查出现出入。
- 企业应积极应对相关政策和动态核查。一般都是住建部门选择企业作为资质动态核查的对象,不必恐慌,因为住建部门会提前30天给企业通知,所以在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企业可以做好充分的准备来应对资质动态核查,期间企业可以进行自查。
- 抓住发展机遇,提升核心竞争力。资质改革后,企业在保证完成施工任务的同时,要找准发展方向。一方面要专业精通,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在行业内的 度,从而提升企业的资质规模和市场竞争力。
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最新要求与以往对比
施工资质
- 改革前,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较多,改革后调整为施工综合资质,可承担各行业、各等级施工总承包业务,综合资质不分等级。
- 改革前施工总承包资质一般分为多个等级,改革后原则上压减为甲、乙两级。
- 改革前专业承包资质类别较多,改革后整合为18类,等级原则上压减为甲、乙两级(部分专业承包资质不分等级)。
- 改革前施工劳务企业资质需审批,改革后改为专业作业资质且不分等级,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
企业主要人员
- 改革前对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技工人员、中级以上职称人员等有要求,改革后取消了部分人员要求。
- 改革前对技术负责人职称有要求,改革后降低了要求,更强调工程业绩。
承包工程范围
- 总体上来说,改革后各行业资质对业务承包范围限制减少,承包工程范围扩大。
- 改革后降低了净资产要求。
企业工程业绩
- 改革后明确了具体工程业绩要求,放宽了部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