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生产资质要求标准
武夷岩茶是中国福建省武夷山地区的一种独特茶叶,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制作工艺而闻名。为了确保武夷岩茶的质量和特色,国家制定了相关的生产标准和资质要求。
1. 生产区域要求武夷岩茶的生产必须在武夷山风景区内进行。这个区域属于丹霞地貌,拥有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如红色砂岩风化的土壤、疏松的土质、适宜的酸度、充沛的雨量、山间云雾弥漫和温和的气候。这些条件共同作用,使得茶树能够在最佳环境中生长,从而形成武夷岩茶的独特品质。
2. 茶树品种选择武夷岩茶的生产应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武夷岩茶的传统当家品种包括肉桂等,这些品种不仅具有岩茶的滋味特色,还具备香气辛锐持久的高品种香。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选择这些经过验证的优良品种,以确保茶叶的品质和风味。
3. 制作工艺要求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必须遵循传统的工序,包括摊青、摇青、晾青、杀青、揉捻、烘干、复焙等步骤。每一步骤都有具体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例如,烘焙温度需控制在60至90°C之间,适合焙制清香型口味岩茶;80-120°C适用于焙制烤香型岩茶;120°C以上适用于传统炭香型岩茶。还需要进行多次的烘焙,以达到去除青臭和苦涩、提升香气和口感的效果。
4. 质量检测和分级
武夷岩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分级。茶叶中的夹杂物和茶梗必须剔除,以保证成品茶外形达到国家标准。同时,茶叶的含水量需要控制在7%以下,以确保茶叶的干燥程度和保存期限。在定级归堆阶段,需要将品质好的和差的茶叶分别归堆,以便进行后续的拼配和加工。
5. 采摘标准和方法武夷岩茶的采摘标准和方法也有严格的规定。一般来说,每年只采摘春茶一季,时间在谷雨前后。采摘标准为开面三叶(即第一叶小于第二叶三分之一是小开面,差不多达到三分之二是中开面,三分之二以上是大开面)。采摘时应避免在雨天采和带露水采,不同品种、不同岩别、山阳山阴及干湿不同的茶青不得混淆。采摘方法包括手工采摘和机械采摘,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注意保持芽叶的完整性和均匀性。
6. 萎凋和做青萎凋和做青是武夷岩茶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萎凋可以通过日光萎凋、加温萎凋和室内萎凋等方式进行,摊叶量和时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做青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的摇青和晾青,以促进茶叶的发酵和风味物质的形成。摇青时要注意控制摇青次数和静置时间,以达到最佳的发酵程度。
7. 杀青和揉捻杀青和揉捻是固定茶叶形状和停止发酵的关键步骤。杀青通常使用滚筒杀青机进行,投叶量和筒温需要根据茶叶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揉捻则使用揉捻机进行,投叶量和揉捻时间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这两个步骤直接影响到茶叶的形状和口感,因此需要特别注意。
8. 烘干和复焙烘干和复焙是确保茶叶干燥和提升茶叶品质的重要步骤。烘干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达到去除多余水分的目的。复焙则是通过再次烘焙,进一步提升茶叶的香气和口感。在烘干和复焙过程中,需要注意茶叶的颜色、香气和口感变化,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9. 晾索和定级晾索是指将初焙叶摊在水筛置于晾青架上,摊叶厚度一般为8-12厘米,经过36小时摊晾,使梗叶之间水分重新分布,达到均衡,有利于复焙。定级则是将毛茶加工好后,进行品质分级,以便进行后续的拼配和销售。
10. 筛分和风选筛分和风选是精制加工阶段的重要步骤。筛分的目的是分茶叶大小、长短、粗细和轻重,同时也能整饰外形,利于风选和拣剔。风选则是通过风力分离出茶叶中的轻质夹杂物,如黄片、茶末等。
11. 拣剔和包装拣剔是指将茶叶中的松条、三角片和遗留的茶梗拣去,以确保茶叶的纯净度和品质。包装则是将拣剔后的茶叶进行定量包装,以便销售和储存。在包装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潮、防异味,以确保茶叶的品质和风味。
12. 国家标准和检验规则武夷岩茶的生产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国家标准对武夷岩茶的生产、加工、拼配等各个环节都有详细的规定和要求。检验规则则规定了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形成的独立数量的产量为一批,同批产品的品质规格应相同。这些标准和规则是为了确保武夷岩茶的质量和一致性。
武夷岩茶的生产资质要求标准涵盖了生产区域、茶树品种、制作工艺、质量检测和分级、采摘标准和方法、萎凋和做青、杀青和揉捻、烘干和复焙、晾索和定级、筛分和风选、拣剔和包装以及国家标准和检验规则等多个方面。只有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才能确保武夷岩茶的独特品质和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