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人没有资质工伤的处理办法
当承包人没有资质,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受伤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处理工伤问题:
1. 收集证据工人需要收集证明在工地受伤的证据材料。这包括事故现场的照片、急救记录、住院记录、住院病历等资料。如果伤情严重,警察制作的笔录、勘验记录等证明资料也可以有效证明工作中受伤的事实。
2. 查清用工主体
接下来,需要查清用工主体,搞清找谁赔偿。如果签订了劳动合同,可以直接找到与之相应的用人单位。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是由包工头直接招用的工人在工地上受伤,可以接直找包工头或者找项目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如果经核查承包单位是不具有承包建筑施工资质,那么可以找上一级具有承包建筑施工资质的分包单位或发包方要求承担。
3. 申请工伤认定如果用人单位通过项目为工人缴纳工伤保险,可以申请赔偿工伤,工人按工伤等级按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对没有缴纳工伤保险的,发生工伤事故的,依据法律规定由受伤工人所在的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由建设公司、施工总承包商承担连带责任。在工伤认定、伤情稳定后,工人继续向劳动保障局申请伤残鉴定即劳动能力等级鉴定的,根据鉴定结果继续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没有缴纳工伤保险的,工人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工伤赔偿。
4. 要求人身侵害赔偿如果不走工伤程序,可以走人身损害程序,要求雇主赔偿。收集证明在工地受伤证据材料,通过鉴定机构确定伤残等级,确定具体赔偿数额,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赔偿。
5. 法律援助如果工人在处理工伤问题时遇到困难,可以寻求法律援助。例如,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寻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予以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农民工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6. 特殊情况如果承包人没有资质,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受伤,可以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根据该规定,如果用工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该组织或者自然人聘用的职工从事承包业务时因工伤亡的,用工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工人可以直接告公司,由公司承担责任,然后公司再通过诉讼,让包工头赔偿公司的损失。如果工人将包工头和公司一起告到法院,那么法院会根据责任划分由包工头承担一部分,公司承担一部分,包工头拿不出来的,公司垫付。
7. 时间限制需要注意的是,工伤认定必须在一年之内申请。超过这个时间,可能会影响工伤认定的结果和赔偿金额。
8. 双倍工资和经济补偿金如果工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双倍工资的补偿。具体时间为:从用工一个月开始,到用工满一年时止的十一个月双倍工资。满一年后,法律上视为双方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的,应当双倍支付经济补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两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
9. 实际劳动关系的证明即使没有劳动合同,只要能证明存在实际劳动关系的证明也是可行的,比如说工资流水,同事的证明。工人可以先申请劳动仲裁,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再申请工伤认定,判定为工伤后,就可以享受工伤待遇。
10. 承包方的责任如果承包方有资质,转包方无资质,工人在施工时受伤,承包方应承担用工主体责任。工人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进行工伤认定,并要求承包方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当承包人没有资质,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受伤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关键是要收集足够的证据,查明用工主体,申请工伤认定,必要时寻求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