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好顺佳集团
2022-05-25 11:23:53
2035
内容摘要:今日,四川日报全力关注安居工作!今天四川日报整版聚焦从我们的住宅区乡村振兴工作一起来看看原文吧!深挖沼气文化,围绕打造“中国沼气能源革命第一村”目标,安居区长里镇海龙村全力推进“凯歌公社1974”...
今日,四川日报全力关注安居工作!
今天
四川日报整版聚焦
从我们的住宅区
乡村振兴工作
一起来看看原文吧!
深挖沼气文化,围绕打造“中国沼气能源革命第一村”目标,安居区长里镇海龙村全力推进“凯歌公社1974”农文旅项目建设
4月23日上午,在遂宁市安居区三个现代水稻农业园区,种粮大户周建平站在田埂上,大声招呼村民种下今年第一批水稻。
返乡种粮8年,周建平见证了当地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更加坚定了“在家门口发展”的信心。他深信,脚下的土地潜力无限。
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的大力推进,8年来,他先后流转了周边几个村2000多亩稻田,成为三家镇乃至安居区最大的水稻种植户之一。
安居区白马镇庆丰村村民刘星也趁着春天种下了希望。在位于白马镇的遂宁红薯现代农业园区,刘星开着播种机,一排排地将玉米种子播撒到地里。园区道路两旁,不久前播下的格桑花种子已经发芽。刘星相信,家乡农业农村发展将像即将绽放的格桑花一样,充满活力和希望,必将绚丽绽放。
行走在安居区的乡村建筑间,和煦的春风吹过良田,泥土芬芳飘荡在空气中。行驶在乡村公路上的“金通小巴”缓缓驶过,方便了村民来往。站在高处眺望远方,一幢幢整齐的农舍镶嵌在青山绿水和连片的农业产业带之间。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它们将“最美人间四月天”生动地展现在安居区广袤的大地上。
回望2021年,安居区乡村振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第一产业增加值1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98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中,安居区荣获全省乡村振兴、
成效显著的县(区)、遂宁市乡村振兴优秀县(区)获得殊荣。
展望2022年,安居区将开启新征程。今年,安居区将按照“勇当美丽乡村全面振兴排头兵”的目标定位,以园林绿化、庭院果蔬、田园田园、产业特色、城乡融合为重点,优化现代农业体系,推进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进乡、家、园一体的美丽乡村全面振兴,努力成为乡村振兴的全国样板。
产业振兴
壮大现代农业园区
融合发展凸显“乘数效应”
4月22日,走进安居区施洞镇双祠堂村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基地,玉米已经冒出了新芽。一旁,农民冯欢用无人机航拍玉米长势。“我们和四川农业大学有技术合作,这些图片发给专家,方便他们掌握最新种植情况。”
安居区位于我省重点打造的大豆生产“一区五线”中的“一区”三角核心区,今年成功入选全国大豆科技自强示范县。
以石洞镇双池塘村为核心,遂宁市安居区正全力打造遂宁大豆现代农业园区。园区将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为核心产业发展技术,发展大豆核心产区1万亩,辐射带动大豆种植13万亩。以此为主线,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全力做好川渝“粮袋子”“油瓶子”。
激活乡村产业振兴“一池春水”,安居区抓住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这个中心点,聚焦优质粮油、绿色畜禽、特色水果、有机蔬菜、生态水产五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建设以农环线、琼江乡村振兴走廊为链条的现代农业园区,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
目前,安居区已培育水稻、遂宁红薯、遂宁大豆等3个现代农业园区,建成特色农业产业基地80余万亩,成功创建全国工业强镇。
同时,安居区牢牢把握
“科技创新+机械化”、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发力,持续加快现代农业园区提档升级,以此提升全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加快推动安居区由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转变。
在遂宁大豆现代农业园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在3个水稻现代农业园区内,有3家稻谷深加工企业,烘干、仓储、加工能力达10万吨,米花糖、米粉等产品广受欢迎;在遂宁红薯现代农业园区,每524个红薯都是国内知名科研机构和种植户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全程机械化+综合耕作”服务使红薯机械化播种(收获)率超过95。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研发大米、红薯、莲藕等深加工产品,探索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全链条的‘云订单’农业,拓展深化‘互联网+农业电商’模式。”安居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不断做强现代农业园区、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同时,安居区审时度势,抢抓乡村产业融合,通过延伸产业链、打造新业态等“组合拳”,广泛深入推进文旅产业。农业向三次产业渗透,农文旅深度融合的“乘数效应”日益凸显。
“现在,安居区农业不仅提供粮油、果蔬等农产品,还提供更多文化旅游产品和体验。”安居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在3个现代水稻农业园区,通过做好“稻文化”文章,从水稻单一种植衍生出水稻研学、稻香渔家宿等系列文旅产品,诞生了农旅文一体化经营主体15家,每年吸引游客2万人次,创造产值2000余万元。以前只种红薯的遂宁红薯现代农业园区,如今已具备田园体验、工厂观光、红薯采摘、美食品尝等功能,让更多村民在发展中吃上“旅游饭”。
为进一步深化融合发展这篇文章,当前安居区正按照“以文塑旅,以文带旅
融合“以旅兴农、以农促旅”发展思路,大力推进文化创意文博旅游“三文叠加”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互动”,构建结构优、链条长、颜值高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培育建设一批农业主题公园、休闲农庄、乡村旅游景区(点),积极争创国家现代农业园区。
生态宜居
加快精品村建设
从一村到全域“美美与共”
柏油路通到村里,屋里的水冲式厕所干净方便,小菜园里种满了各种时令蔬菜水果……谈起现在的生活,安居区鱼峰镇金鸡村村民唐艳萍笑着说:“农村越来越美了,生活有滋有味。”
近年来,安居区持续开展村庄清洁、厕所革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五大行动”,大力推进宜居乡村建设,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0个,数量居全市第一。可以说,如今的安居区,农村生活条件、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风貌焕然一新。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已成为安居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这道风景还在不断突破自我,追求“更好”“更美”。
“围绕全市精品村建设重点布局,我们制定了《遂宁市安居区‘美丽遂宁·宜居乡村’新时代精品村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3年)》。”安居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精品村建设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人居环境、村庄建筑风貌、基础设施条件、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推动美丽宜居乡村再升级。
昌黎镇海龙村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曾经的“沼气建设大村”底蕴深厚、特色鲜明。随着精品村建设,曾经废弃的沼气池正焕发新机。
“我们以精品村建设为抓手,深入挖掘沼气文化,围绕打造中国沼气能源革命第一村的目标,全力推进‘凯歌公社1974'农文旅项目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农业发展
努力打造遂宁乡村振兴“标杆村”、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国乡村振兴“品牌村”。海龙村党支部书记熊健说。
在海龙村推进打造精品村之前,熊健和相关责任单位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邀请专家对历史文脉、文化挖掘等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为项目找准塑造铸魂的路径支撑。
“用智慧,我们与建川博物馆合作,共同收集、研究、保护沼气文化资源,建设沼气博览园;与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携手共建‘低碳共同体',共同探索制定农村低碳排放技术标准,搭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安居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规划引领下,一个精品村慢慢揭开“神秘面纱”:2000多亩撂荒地经过整治后种上了油菜;沼气、沼液、沼渣、脆桃产业相结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逢年过节,海龙村的“公社食堂”要提前预订,特色农家菜受到不少食客青睐;村里的沼气展示馆、公社老街也即将建成并开门迎客……
单一的乡村美景就像一个“盆景”。串珠成链、连线成面,“盆景”就成了“风景”。目前,安居区正有序推进3个精品村建设和10个精品村规划,并以此为抓手,推动一村美向村村美转变,从局部美向全域美转变。通过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安居区各村纷纷建立起“朋友圈”,一个个美丽乡村群呼之欲出。
以海龙村民小组为例。围绕海龙村核心区,未来将建设内外环两条,拓展稻香、荷香、果香的农文旅结合示范区,开发4条精品旅游线路,建设7个农文旅融合景区,带动周边“两镇七村”做大“蛋糕”,共同打造集研学旅行、农事体验、乡村培训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名片。
“我们将积极吸引省、市、区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安居区精品村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安居区农业农村局
关说,安居区将持续推进精品村建设,培育琼江美丽巴蜀宜居乡村示范廊道,积极争创省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和示范村。
乡村善治
抓好头雁队伍建设
完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明天,我们要组织召开群众大会,讨论撂荒地流转问题……”4月23日下午,东禅镇铜石村党支部书记方菊赶回村办公室,和村干部商量第二天的事情。
去年初,遂宁村(社区)“两委”换届期间,方菊从船山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来到通石村工作。
“我是从铜石村走出去的女儿,现在我要用实际行动反哺农村。”方菊说,“第一年的工作重点是打基础,了解村情民意,完善基础设施。今年重点发展产业,现在正和业主沟通流转荒地进行规模化粮油生产。”
去年以来,安居区聚焦乡村振兴头雁队伍建设,以村(社区)“两委”换届、镇村换届为契机,引导优秀人才扎根乡村。换届后,安居区村(社区)书记“一肩挑”比例为95,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42岁;乡镇干部平均年龄37岁,大学及以上学历比例达。
“安居区开展‘头雁养殖专项行动',持续深化支部书记微讲堂品牌,实施村党组织书记三年学历提升计划,力争今年底大专及以上学历达到70人以上。”安居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幼鹅培育专项行动”也同步启动,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全区村级后备干部达500余人。
要着力抓好乡村治理,建设善治乡村。安居区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纽带,不断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探索创新,以“小切口”撬动乡村治理“大命题”。
在
在聚贤镇石板凳村,一条“板凳”让邻里和睦、乡村风貌提升。“我们组织乡贤召开‘坐在板凳两端,对我说短话’的谈心会,真诚谈心,为村民调解家庭纠纷;召开‘坐在板凳两端,为你发展大计’的院坝会,听取大家意见,共商村庄未来。”石板凳村党支部书记郭建波说。
在昌黎镇海龙村,海龙讲堂“讲”海龙新故事,道德评议会“评”海龙新风尚。通过邀请老党员、道德模范到海龙村宣讲好人好事,组织文化宣传队进行文艺演出,每季度评选“海龙之星”等方式,培育村里文明新风。
让乡村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既有“颜值”又有“气质”。安居区通过建设公共文化阵地等举措,进一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
鱼峰镇金鸡村村民李英闲暇时喜欢带孩子来鱼峰镇综合文化站。鱼峰镇依托黄峨古镇文化底蕴,打造了全市首个集阅读图书、传播国学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心乡镇文化综合体,包括“黄峨书院”“图书(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文化活动室”等多个文化阵地。建成以来,累计服务群众和游客10万余人次。
“这里的书多,涉及面广,看书、借书都很方便。”李英说,“村里的孩子在这里学知识,大人在这里学养殖技术,学习成了村民的一种精神追求。”
“今年,我们将继续深化乡村治理提升,做深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探索优化资源配置新机制,提升发展质量新路径,争创省级以上乡村治理示范乡镇3个以上。”安居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刘源摄
上一篇:成都代理注册公司手续
下一篇:成都废旧金属回收公司怎么注册
张总监 13826528954
限时领取创业礼包
所有服务
您的申请我们已经收到!
专属顾问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