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顾问1](https://www.haoshunjia.cn/m/images/guwen1.png)
![工商顾问2](https://www.haoshunjia.cn/m/images/guwen2.png)
![工商顾问3](https://www.haoshunjia.cn/m/images/guwen3.png)
全国
好顺佳集团
2022-05-10 14:20:09
4866
内容摘要:如果你想知道做股东的风险,不妨先向别人学习。看看别人当股东时经常遇到麻烦,甚至要打官司的情况。最高人民法院下属的“中国裁判文书网”汇集了20年以来全国各法院的判决书。我们可以...
如果你想知道做股东的风险,不妨先向别人学习。看看别人当股东时经常遇到麻烦,甚至要打官司的情况。
最高人民法院下属的“中国裁判文书网”汇集了20年以来全国各法院的判决书。我们可以看到有多少关于股东诉讼的判决,涉及什么问题。从各种判决的数量可以看出,别人当股东一般会遇到什么问题。
首先,看看最主要的股东纠纷类型及其各自的数量。下图
再看各类型纠纷和股东纠纷在公司中所占的比例。下图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数据。
1、股权转让最易出现问题
截至3月25日,与公司相关的裁判网上纠纷判决18107件,其中“股权转让纠纷”案件8520件,几乎占据半壁江山。
股权转让涉及交易,交易环节会发生股权变动和资金划转。如果有“动静”,就有可能出错。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股权转让容易产生纠纷,有其合理性。
股权转让纠纷中普遍存在哪些问题?裁判官网上看到的第一个案例是陈发树与云南红塔集团关于云南白药股权转让纠纷。据说陈发树把唐骏从山大挖到新华都集团的时候,唐骏主持了一个投资项目,就是这个。但由于涉及国有股转让,双方协议没有很好地处理国有资产审批,产生矛盾。最后官司打到了最高法院。
股份转让价款未支付、股份转让协议是否有效、所涉公司经营、资产或负债是否存在等其他问题。
通常情况下,除了支付股权转让价款外,还存在股权权属转让的问题,最常见的是股权转让后的工商登记和股权在股东名册上的记载。裁判网将此类问题归类为“请求变更公司登记纠纷”,涉及判决259件、“股东名册记载更正”
争议“,共有55项判决。
2.本人为本公司股东
在与公司相关的判决中,股权转让纠纷占比不到一半,在剩下的近万份判决中,最多的是“股东资格确认纠纷”,有2229份。看来,“我是不是这家公司的股东”也容易出现问题。可以理解,如果我连自己是不是公司股东都不知道,其他问题就完全无从谈起了。
在进行业务合作时通常会出现确认股东资格的问题。双方以某家公司的股权作为合作条件,但随后一方并没有正常获得股权。比如,我出钱,你买地,买地后成立公司经营土地。你和我都是公司的股东;结果公司成立后,你是股东,我不是。
委托持股也会出现股东资格确认的麻烦。我委托你持股,但到时候你说股份是你的。比如有一种情况,公司成立时随便请朋友帮忙当股东,事后朋友却说这笔股权是他的投资。
3.明明是股东,却不知道公司发生了什么
就像我刚才说的,在公司纠纷中,除了股权转让纠纷以外,其他纠纷的判决有一万多份。其中,1117份判决书为“股东知情权纠纷”,占十分之一。因此,股东无从了解自己公司的情况,这也是最容易产生纠纷的。
很多小股东在公司里没有自己的人,公司的高管、融资人都是大股东。大股东告诉小股东自己是什么,谈的是不是真实情况,小股东根本不知道。连大股东都不说,小股东也没办法。当然,小股东不愿意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投资完全失控,通过法院拿回知情权是他们的选择。
比如,不少小股东在诉讼中表示,自己从未享有股东权利,被剥夺了知情权。他们希望公司提供会计账簿和原始凭证,以便比对和审计。但公司反驳认为股东行使股东知情权的范围应为
有限度,有时股东行使股东知情权,可能出于不正当目的损害公司的合法利益。
4.公司毁了,我们只好分头走人
在法院的判决书中,公司解散纠纷669件,清算责任纠纷265件,合计934件,算得上是排在第一位的股东烦恼。
公司的解散和清算涉及到公司最终如何关闭的问题。如果说公司的设立是“活的”,那么公司的结算清算就是“死的”。股东打算让公司死掉,关于是“让公司死掉”还是“公司丧事怎么办”产生矛盾甚至诉讼,通常是因为股东之间的合作实在无法进行。
法律规定的公司解散事由有几种,但最常见的是“公司陷入困境”。在实践中,股东之间产生矛盾,相互僵持,谁也不会让谁停下来。然后公司在股东争斗中被束之高阁,运营陷入停顿。既然公司做不下去了,还不如把剩下的财产放着走人。公司清算发生了。
5.你对股东大会有意见
公司决议纠纷也是大头,共判决828件,仅比股东知情权案件数量少一点。
具体来看,公司决议中最大的两个纠纷分别是公司决议效力纠纷,判决379件,以及公司决议撤销纠纷,判决300件。
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司股东最重要的权利包括两项,一是行政权,二是财权。财权是股东分红、股权转让等与“钱”直接相关的权利。行政权是参与公司决策的权利。
决策权具体表现为股东在股东会中的表决权。股东大会的结果是决议。因此,公司决议纠纷实际上是股东在公司行使决策权时遇到的麻烦。
最常见的问题是股东会的召集程序出了问题。实践中,为防止其他股东参与公司决策,不少实际控制人在必须拿到股东会决议时,故意不告诉其他股东
东召开股东会,或者阻止其他股东出席股东会的。
我也看过很多公司的股东大会。嗯,强度基本上跟台湾立法委员会早年差不多。从吵架到打架,从公司会议室到派出所、公安局。惊心动魄,跌宕起伏,赶上电影。
6.我们同意一起开公司。你为什么不付钱呢
目前,股东出资纠纷判决687件。
刚一起成立公司的时候,股东之间的关系不错,很容易谈心讨论,一般不容易发生纠纷。但公司一旦成立,就会有人反悔,拒绝付款。由此,公司发起人出资容易产生矛盾。
一般在两种情况下会出现这个问题。一是公司成立时约定,每个人都将投资款拿出来,在某一天投资到公司。结果到期了总有股东不愿意付款。二是部分投资者愿意出资入股、增资入股,但增资到期不愿缴纳。
7.公司有限责任真的是宝,债务谁也管不了吗?
公司这种组织形式的最大好处是,在经营活动中一旦负债,只拿公司资产还钱,股东个人不承担责任。因此,很多人把“公司”当成逃避责任的防火墙,欠债不用还。
然而,这种好处并不是无限的。如果股东故意利用公司的有限责任,为了逃避债务故意处分公司财产,转移公司资产,导致公司债权人没有办法向公司实际追偿债务,这种做法就会越界。
目前这类案件数量确实不少,判决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有636件。但从判决来看,债权人要打赢这类官司确实很难。
8.你把公司的资产收入囊中
在线裁判文书上,涉及股东损害公司利益纠纷的判决书有469份。
只需点击几个判决书,就能看到这样的表述,“某股东将公司财产转移到另一家公司名下,损害了公司利益,其他
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对他提起股东代表诉讼。“”某股东称大股东XXX挪用、侵占公司资金2000万元,要求XXX返还公司2000万元。“
在这400多份判决中,起诉理由大同小异。多数情况下,是控制公司经营权的大股东将公司资产转移到自己名下;在少数情况下,他们虽然只是小股东,但在参与公司经营中有机会接触到公司资产,因此也悄悄转让给自己。
实践中,如果某个“笨”股东不仅侵占公司资产,而且账目不均,被其他股东发现,就会引发诉讼。如果遇到“精明”的股东,那就麻烦多了。其他股东往往在发现线索后,才经过“股东知情权”诉讼,先查账,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再以“损害公司利益”起诉。
9.你为什么不给我们分红
如前所述,股东最重要的权利是行政权和财权。公司利润分红是股东最重要的财务权利。
股东之间在股利方面存在分歧的情况一般有两种。
一种情况是经营理念不同。有的股东希望钱留在公司,把蛋糕做大再分钱;一些股东希望能快速赚钱分红。如果思想不统一,很容易在分红上闹事。
另一方面,大股东不着急分红,小股东着急。如果分红,大股东需要与小股东分享公司利润。大股东掌握着公司经营的控制权,想要公司利润,就可以通过报销、关联交易等方式,将利润圈起来,落入自己腰包。而小股东害怕利润被大股东转移,因此积极要求分红。
在裁判文书网,关于公司盈余纠纷的判决书有493份,数量不小。但不多。在很多情况下,《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要求,只有在股东大会作出利润分配决定后,其他股东才能要求公司分红。因此,问题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股东大会上讨论,转化为法院诉讼的相对较少。
10.你带着公众
交出公司执照和公章
在中国商业运作中,公司的公章和营业执照几乎等同于公司本身。公司的任何外部决策都离不开许可证印章的使用。因此,可以说,谁实际控制了公司的公章许可,谁就实际控制了公司。
因此,股东之间的公司控制权之争在实践中更多体现为公章许可之争。很多时候,这场“战斗”甚至是字面上的“战争”。撬锁不撬保险柜盗取公章证照,打电话给保安黑社会抢夺公章证照,在我身上屡见不鲜。
当然,也有采取司法手段,通过法院索要公章证照的,这就是公司证照返还纠纷。目前共有224项判决。但由于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公章执照由谁持有,具体做法由公司章程规定或由股东会决定。一旦不清楚谁来拿,打官司就不容易了。
好的,这是从全国法院判决数量统计的公司股东起诉的各类案件一览表。
我相信你作为公司的股东,知道哪些问题需要更加关注。
上一篇:注册公司北京的很贵
下一篇:北京个人公司注册多少钱
张总监 13826528954
限时领取创业礼包
所有服务
您的申请我们已经收到!
专属顾问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