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注册公司的前提条件
大学生只要符合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这一条件,并且具备注册公司的其他条件,都可以申请注册公司。
二、注册公司的形式选择
- 普通有限责任公司
- 如果家族合伙人投资创业,可以选择普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最低为3万元,股东人数为2人以上。
-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 如果是唯一股东,则选择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10万元(但公司名称不会有一人字样,执照上会注明自然人独资)。
三、注册公司的流程
- 核准名称
- 确定公司类型、名字、股东等后,可以去工商局现场或线上提交核名申请,一般需要1 - 3个工作日。例如,在注册之前事先想好几个公司名称,然后登陆当地工商局官网进入核名通道,将准备好的名称输入进行核名。
- 租办公地点
- 如果有自己的工厂或办公室,有些地方不允许在住宅楼内工作。租房子后,必须签订租赁合同,并要求房东提供房产证复印件。签订租赁合同后,需要去税务局购买印花税,税率为一年租金的千分之一,将来使用租赁合同时需要提供合同的盖章副本。
- 编写公司章程
- 可以从工商局网站下载《公司章程》样本并进行修改,本章程最后由全体股东签署。
- 刻公司私章
- 到街上刻印章的地方,告诉他们刻法人的私人印章(方形),费用约为20元。
- 到会计师事务所领取银行询征函
- 可以联系会计师事务所取得《银行询征函》(必须是原件,会计师事务所会加盖新印章),如果不确定可以看报纸上的分类广告,会计师事务所的广告有很多。
- 开立验资账户,办理验资报告
- 各股东携带各自份额的资本到银行,携带公司章程、工商局出具的验资通知书、法定代表人私章、身份证、验资款,以及向银行开立公司账户的空白查询信函表格,告诉银行这是验资账户。银行将向每位股东开具付款单,并在确认函上加盖银行印章。之后携带银行出具的股东缴款函、加盖银行印章的询问函、公司章程、验资通知书、租赁合同、房产权属复印件向会计师事务所申请验资报告的证明,一般成本在500元左右(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下)。
- 到工商局领取公司设立登记的表格,注册公司
- 到工商局办理各种形式的公司设立登记,包括设立登记申请表、股东(发起人)名单、董事、经理监督人名单、法定代表人登记表、指定代表或授权代理人登记表。表格填写完毕后,连同验资通知书、公司章程、租赁合同、房产证复印件、验资报告一并报送工商局,获得营业执照大约需要3个工作日,这个费用大约是300元。
- 刻章(营业执照下来后)
- 带上营业执照到公安局指定的地点去刻章,一般有公章、财务章、法人章、合同章、发票专用章等等。
- 银行开户
- 选一家银行预约,带齐所需的材料到银行办理,例如营业执照原件、身份证、组织机构代码证、财务印章、法人印章等(如果已办理相关证件)。最好在原验资银行的同一网点办理,否则验资账户将多收100元费用,开设基本账户需要填写大量表格。
- 核定税种
- 大学生刚开始创业,业务量不大,可以先审定为小规模,税率较低,看日后发展情况再考虑是否申请一般纳税人。
四、大学生注册公司的优惠政策
- 税收政策
- 持人社部门核发《就业创业证》(注明毕业年度内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指毕业所在自然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创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的,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对高校毕业生创办的小型微利企业,按国家规定享受相关税收支持政策。
- 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
- 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创业担保贷款,贷款额度为10万元。鼓励金融机构参照贷款基础利率,结合风险分担情况,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对个人发放的创业担保贷款,在贷款基础利率基础上上浮3个百分点以内的,由财政给予贴息。
- 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 毕业2年以内的普通学生从事个体经营,对大学生创办的小微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交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1年社会保险补贴。
- 创业培训补贴
- 对大学生在毕业学年(即从毕业前一年7月1日起的12个月)内参加创业培训的,根据其获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或就业、创业情况,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
- 免费创业服务
- 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可免费获得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提供的创业指导服务,包括政策咨询、信息服务、项目开发、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
- 创新人才培养
- 创业大学生可享受各地各高校实施的系列卓越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等,同时享受跨学科专业开设的交叉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等,以及探索建立的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
-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
- 自主创业大学生可享受各高校挖掘和充实的各类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以及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的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享受各地区、各高校资源共享的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