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行性
一个人在注册公司之后是可以再注册个体户的。两者在法律上是不同的商业实体,有各自不同的注册要求和管理规定,因此可以同时存在。例如老王创业时先注册了一个公司,又同时去注册了一家个体工商户。这是被允许的操作模式。
二、注册公司与注册个体户的区别
- 责任承担方面
- 公司: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 个体户:个体户是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进行工商业经营的形式,其经营者对个体户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 注册流程方面
- 公司:注册一家公司的步骤更加复杂,它需要更多的监管和管理,比如需要准备和提交不止一份文件,还要经过多种机构的审批。例如注册公司时需要公司章程、法人、监事、股东等资料,还需要进行工商登记、税务登记等一系列流程,且需要遵循《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 个体户:个体户申请注册登记手续较简单,注册时无需公司章程,主要满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即可,相对公司而言需要准备的文件较少,也不需要经过像公司注册那样多的机构审批。
- 税务责任方面
- 公司:公司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股东在取得分红时还需要缴纳20%的分红个税(如果是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经营所得既要缴纳企业所得税,也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并且通常要求企业必须核算健全,要有帐,交税也是根据企业自己申报的收入来交税,有收入就交,没有就不交。
- 个体户:个体户经营所得即个人所得,基本上只需要缴纳增值税、附加税和个人经营所得税即可,无需再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及20%的分红个税,避免了重复纳税。由于个体户是根据开票额进行核定,所以对于进项成本票的要求并不高,可解决企业的一些无票支出、成本票缺失的困扰。
三、注册个体户的优势(在已有公司的情况下)
- 办理流程简单、经营模式相对灵活:个体户在申请注册、维护、注销等流程上较为简单,不需要公司章程、法人、监事、股东等资料。且在经营范围、经营场地上,一般没有特殊限制,经营模式也相对灵活。
- 税收计算方式简洁及优惠政策:
- 一般只需要缴纳增值税、附加税和个人经营所得税,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和分红个税。
- 对于进项成本票的要求不高,可解决企业无票支出、成本票缺失的困扰。
- 如果将个体户入驻到部分税收园区,在个人所得税方面还可以享受个税核定征收的政策,核定后在 % - %之间。小规模纳税人的个体户还可以享受一定的增值税减免政策,比如每月不超过10万、每季度不超过30万的免征增值税政策。
四、需要注意的事项
- 业务、财务独立:如果同时拥有公司和个体户,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要确保两者之间的业务、财务等方面保持独立,避免产生法律纠纷。例如,如果两者之间存在业务往来,且金额较大,那么税务部门可能会认为存在将公司的利润转移到个体户的情况,从而进行税务稽查。所以需要基于真实业务基础上进行操作。
- 合理利用不同主体对接业务:可以根据客户需求,用不同的主体来对接业务。如果客户需要开具专票,那么可以用一般纳税人有限公司来承接业务并开具6% - 13%的专票;如果客户要求不高或者对方是个人,那么可以直接用小规模个体户来对接,开具1%的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