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撤市(主动退市)申请注册相关情况
- 一、国内上市公司主动撤市(主动退市)的可能原因及大致流程
- (一)可能原因
- 在准备上市过程中发现合规等方面存在问题或隐患,无法满足上市要求,所以选择主动撤回上市申请。例如,胜华波因内控有效性不足等问题,上会被否后,上交所终止其沪市主板上市申请审核。
- 企业可能因市场环境变化、融资需求改变等因素而决定终止IPO。
- (二)相关规则与流程(参考上市条件变化及新老划断等相关内容推测可能的流程情况)
- 1. 上市条件变化及影响
- 沪深主板、创业板上市门槛中的财务指标有所提升;科创板、创业板的定位把握标准也有所提升、优化;将上市前突击“清仓式”分红等情形纳入发行上市负面清单;进一步强化了现场检查、现场督导的力度。如果企业不能满足新的上市条件,可能会考虑撤市注册。例如,沪深主板和创业板提高了上市财务标准,科创板对“硬科技”企业的科创属性要求更加严格,增加了研发投入、发明专利产业化等方面的标准。
- 对于新老划断问题,4月30日,沪深交易所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已通过上市委审议的首发项目,适用原审核类规则的规定;未通过上市委审议的首发项目,应当符合新的上市条件。深交所相关负责人称,对于未通过上市委审议,且不符合新的上市条件、创业板定位要求的首发项目,深交所将引导其重新申报在其他合适的板块上市,做好接续审核。这意味着如果企业不符合新条件且未通过上市委审议,可能需要撤市注册并重新规划上市板块等事宜。
- 2. 可能的撤市注册流程(推测)
- 确定是否无法满足上市要求或者由于其他原因要撤市注册。
- 若决定撤市注册,可能需要向对应的证券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等)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的说明材料(目前无明确资料表明具体材料内容,可能包括企业自身情况说明、撤市原因说明等)。
- 交易所会根据企业提交的申请和材料进行审核,审核过程中可能会对企业进行询问或者要求补充材料等操作。
- 最终如果交易所批准企业的撤市注册申请,企业完成撤市注册相关程序。
- 二、国外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撤市(以纽约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为例)
- (一)纽约证券交易所
- 1. 大致流程
- 交易所在发现上市公司低于上市标准之后,在10个工作日内通知公司;
- 公司接到通知之后,在45日内向交易所作出答复,在答复中提出整改计划,计划中应说明公司至迟在18个月内重新达到上市标准;
- 交易所在接到公司整改计划后45日内,通知公司是否接受其整改计划;
- 公司在接到交易所批准其整改计划后45日内,发布公司已经低于上市标准的信息;
- 在计划开始后的18个月内,交易所每3个月对公司的情况进行审核,其间如公司不执行计划,交易所将根据情况是否严重,作出是否终止上市的决定;
- 18个月结束后,如公司仍不符合上市标准,交易所将通知公司其股票终止上市,并通知公司有申请听证的权利;
- 如听证会维持交易所关于终止股票上市的决定,交易所将向SEC提出申请;
- SEC批准后,公司股票正式终止交易。整个流程最长要经过22个月的时间。
- (二)香港联交所
- 1. 退市程序(撤市相关)
- 在停牌后的6个月内,公司须定期公告其当前状况;
- 第一阶段结束后,如公司仍不符合上市标准,交易所向公司发出书面通知,告知其不符合上市标准,并要求其在6个月内,提供重整计划;
- 第二阶段结束后,如公司仍不符合上市标准,交易所将公告声明公司因无持续经营能力,将面临退市,并向公司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在一定期限内(一般是6个月),再次提交重整计划;
- 第三阶段结束后,如公司没有提供重整计划,则交易所宣布公司退市。
需要注意的是,国内外证券市场规则存在差异,国内上市公司撤市注册的具体流程和要求应以中国证券监管部门和相关证券交易所的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