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资质等级的总体概念
企业资质等级是企业在从事行业经营中,应具有的资格相适应的质量等级标准。它涵盖企业的人员素质、技术及管理水平、工程设备资金及效益情况、承包经营能力和建设业绩等多方面内容。
二、不同类型企业资质等级分类情况
(一)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
- 资质序列分类
- 建筑业企业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资质、专业承包资质、施工劳务资质三个序列。其中施工总承包资质、专业承包资质按照工程性质和技术特点分别划分为若干资质类别,各资质类别按照规定的条件划分为若干资质等级,而施工劳务资质不分类别与等级。
- 建筑施工总承包类资质等级标准示例(部分)
- 一级资质标准
- 企业资产:净资产1亿元以上。
- 企业主要人员:
- 建筑工程、机电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合计不少于12人,其中建筑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不少于9人。
- 技术负责人具有10年以上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结构专业高级职称;建筑工程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不少于30人,且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齐全。
- 持有岗位证书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少于50人,且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机械员、造价员、劳务员等人员齐全。
- 经考核或培训合格的中级工以上技术工人不少于150人。
- 企业工程业绩:近5年承担过下列4类中的2类工程的施工总承包或主体工程承包,工程质量合格。
- 地上25层以上的民用建筑工程1项或地上18 - 24层的民用建筑工程2项。
- 高度100米以上的构筑物工程1项或高度80 - 100米(不含)的构筑物工程2项。
- 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单体工业、民用建筑工程1项或建筑面积2万 - 3万平方米(不含)的单体工业、民用建筑工程2项。
- 钢筋混凝土结构单跨30米以上(或钢结构单跨36米以上)的建筑工程1项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单跨27 - 30米(不含)(或钢结构单跨30 - 36米(不含))的建筑工程2项。
- 二级资质标准
- 企业资产:净资产4000万元以上。
- 企业主要人员:
- 建筑工程、机电工程专业注册建造师合计不少于12人,其中建筑工程专业注册建造师不少于9人。
- 技术负责人具有8年以上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结构专业高级职称或建筑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建筑工程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不少于15人,且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齐全。
- 持有岗位证书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少于30人,且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机械员、造价员、劳务员等人员齐全。
- 经考核或培训合格的中级工以上技术工人不少于75人。
- 企业工程业绩:
- 地上12层以上的民用建筑工程1项或地上8 - 11层的民用建筑工程2项。
- 高度50米以上的构筑物工程1项或高度35 - 50米(不含)的构筑物工程2项。
- 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单体工业、民用建筑工程1项或建筑面积 万 - 1万平方米(不含)的单体工业、民用建筑工程2项。
- 钢筋混凝土结构单跨21米以上(或钢结构单跨24米以上)的建筑工程1项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单跨18 - 21米(不含)(或钢结构单跨21 - 24米(不含))的建筑工程2项。
- 三级资质标准
- 企业资产:净资产800万元以上。
- 企业主要人员:
- 建筑工程、机电工程专业注册建造师合计不少于5人,其中建筑工程专业注册建造师不少于4人。
- 技术负责人具有5年以上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结构专业中级以上职称或建筑工程专业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建筑工程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不少于6人,且结构、给排水、电气等专业齐全。
- 持有岗位证书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少于15人,且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机械员、造价员、劳务员等人员齐全。
- 经考核或培训合格的中级工以上技术工人不少于30人。
- 技术负责人(或注册建造师)主持完成过本类别资质二级以上标准要求的工程业绩不少于2项。
- 各级资质承包工程范围(以建筑施工总承包为例)
- 一级资质
- 高度200米以下的工业、民用建筑工程。
- 高度240米以下的构筑物工程。
- 二级资质
- 高度100米以下的工业、民用建筑工程。
- 高度120米以下的构筑物工程。
- 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以下的单体工业、民用建筑工程。
- 单跨跨度39米以下的建筑工程。
- 三级资质
- 高度50米以下的工业、民用建筑工程。
- 高度70米以下的构筑物工程。
- 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以下的单体工业、民用建筑工程。
- 单跨跨度27米以下的建筑工程。
(二)根据企业法人类型划分的资质等级(部分)
-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资质等级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施行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资质等级分为以下五类: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一级资质等级最高,五级资质等级最低。不同等级会对企业的经营范围、业务范围等产生影响,例如,一级资质企业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从事各类工商注册登记业务,而五级资质企业只能在本地区从事相关业务。还会对企业的税收政策产生影响。
- 非公司企业法人资质等级
- 包括四类资质等级,仅知道从高到低有相应的等级划分。
- 企业法人(整体概念下)资质等级
- 包括五类资质等级,从高到低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等级越高代表企业实力越强,承担风险能力越大,并且不同等级影响企业经营范围、业务范围等方面。
- 农民专业合作社资质等级
三、企业资质等级的意义
- 体现企业实力
- 资质等级是企业资质的一个重要体现,等级越高的资质,代表着企业的实力越强,承担风险的能力也越大。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信誉度高(资质等级高)的企业,可以降低安全风险。
- 影响经营活动
- 不同等级的资质,会对企业的经营范围、业务范围等产生影响。例如在建筑业中不同等级的建筑施工总承包资质决定了企业可承包工程的高度、面积、跨度等范围;在企业法人相关的资质等级中,不同等级影响企业在工商注册登记业务的范围(如一级资质企业可在全国范围,五级资质企业只能在本地区范围等)。
- 影响税收政策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资质等级,不同的资质等级会对企业税收政策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