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好顺佳集团
2022-08-23 10:49:33
4279
内容摘要:北京女子感冒发烧不就医,只喝如新g3果汁,最终抢救无效死亡,她本人是如新业务员钱报调查,如新在杭州有形象店,在湖州有生产...
北京女子感冒发烧不就医,只喝如新g3果汁,最终抢救无效死亡,她本人是如新业务员
钱报调查,如新在杭州有形象店,在湖州有生产基地
同款果汁,产自如新湖州公司
杭州如新形象店里在卖的g3果汁。记者 吴朝香 李玲玲 朱彦超 文/摄
如新湖州分公司。记者 吴朝香 李玲玲 朱彦超 文/摄
最近有媒体曝出,北京一女子感冒发烧后不就医,只喝一种叫如新g3的果汁,最终因肺部感染抢救无效死亡。涉事的果汁于有名的直销企业——如新,而受害者正是如新的业务员。
3月18日晚,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就此事发表声明称,已成立专案小组采取调查措施,目前正积极与家属沟通联系。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从受害者家属处了解到,他们不认可这份声明,对方也并未和他们沟通。
记者发现,如新在浙江有分支机构,且在湖州有一个生产基地,涉事的果汁正是这里生产的。
家属已考虑报警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受害者林丽(化名)是3月2日去世的,在此之前,她已感冒四五天,高烧数天,但却始终不去医院看病,也没有吃任何药物,而只喝果汁。
“她说她老师说这是身体在排毒”。林丽的丈夫苏伟说。
林丽喝的果汁是如新的g3果汁,如新官网上的名称为g3活能混合果汁饮料。据家属介绍,林丽生病期间,饭都没有吃,只喝果汁。
林丽20左右开始接触购买如新,之后开始卖产品。因过于沉迷,经常把如新产品当饭吃,还让孩子服用,丈夫为此常和她吵。
在林丽家属提供的产品宣传材料上,有“发烧时只要补充大量果蔬汁或g3活能饮品”的字样。
林丽的事情曝光后,如新公司官方微博发布关于此事的声明,表示为了查明事实,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如新中国区总裁牵头,会同公司7大部门组成的专案小组并立即采取调查措施。目前正在积极与家属沟通联系,积极配合多方了解详情,同时与北京分公司责任人员紧急沟通,抓紧核实事件的来龙去脉。如确有经销商存在不当指引或夸大宣传的行为,公司绝不推卸责任。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联系上林丽的丈夫,对方表示,他在3月18日,收到一个陌生电话号码发来的一条貌似如新发来的短信,“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今天没有人再联络。”
受害者家属的代理张晓玲则表示,不认可如新公司的声明,目前已经考虑报警,走司法程序。
涉事果汁在杭州的形象店有卖
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如新在浙江的分支机构位于杭州凯旋路上。昨天记者去实地探访。
这是一家位于路边的门店,门牌上蓝底白字:如新生活形象店。
店内很宽敞,中间是休闲区,一位女性正带着一个两岁左右的宝宝坐那休息。店内工作人员身着统一服装,当时在店内还有五六位顾客,有一位男性,正在前台打包,另几位都是女性,据记者观察,这几位应该是店内的老客,她们与工作人员聊天很热络。
见记者进来,一位工作人员热情迎了上来,问有什么需要,记者问店内的产品是否可以直接购买,还是要会员才能买。
工作人员表示,不是会员也可以直接买,只是要按零售价,而会员是八折,办会员很简单,购买大概500元的产品就可办一张如新会员卡。
正对休息区的一面墙是产品展示区,四层展示架上有不少产品,g3活能混合果汁饮料也赫然在列,在果汁的旁边还立了张卡片,上面写着“保健品不等于药物”。
在店内的“如新(中国)产品一览表暨订购单”上,记者看到g3果汁属于基础营养系列产品,分盒装和瓶装,盒装零售价为690元,内有10小袋,每袋120毫升;瓶装的390元。
在这两种包装的g3果汁产品后面都有一个括号,内写“暂为非直销品”,工作人员表示,这些产品还在申报中,但不影响顾客购买。
记者询问是否听说过林丽事件,该工作人员只表示,她们亗直正常营业,而认可如新产品的老顾客还是很多的。
记者随后拨打如新官方客服热线,接线员解释说,“这个暂为非直销品对从事如新销售的人员是有关系的,因为非直销产品是不能销售的,只能销售员自用,不算业绩。但消费者可以正常购买。”
同款果汁产自湖州的公司
钱报记者还在如新的官网上查到,其在湖州还有一个生产基地:如新华茂保健品生产基地(湖州)。
据介绍,基地成立于2004年8月,于年投产,固定资产投资310万美元,占地面积为6, 平方米,建筑面积 平方米,按照保健食品生产GMP要求建成。公司目前拥有员工11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多人。
基地设有胶囊生产线、果汁生产线和固体饮料生产线。胶囊线年生产能力达24亿粒;固体饮料30吨/年;果汁线年生产能力达60万瓶。
记者通过该公司电话确证,如新g3饮料就是在这里生产。
昨天下午,记者也赶到了基地所在,位于湖州市经济开发区新竹路819号的华贸(湖州)保健品有限公司。下午4点多,公司北门的自动门关着,门口也没有保安,4点30分左右,自动门打开,陆续有员工下班回家。
随后,记者联系到了该公司办公室金主任,对方称,分公司不允许向媒体透露信息,她会帮忙联系负责外宣的同事。
一个半小时后,如新(中国)华东公共事务经理邹玮与记者取得联系。邹经理表示目前如新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应对“如新果汁”事件上。
如新曾被国家相关部门处理
如新究竟是家什么企业?
如新集团成立于美国,2003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2006年获发直销牌照。
在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网站上查询可知,如新直销区域分支机构有25个,直销产品4类125种。这次涉事的g3果汁并不在直销产品名录中。
这不是如新产品第一次出事。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查询得知,如新有多起因为产品责任引发的诉讼,包括服用其产品后,身体出现不良反应,以及使用其化妆产品后皮肤出现不适等。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20,嘉兴一女子花费4万元购买服用如新产品后,脸部出现过敏反应。彼时,嘉兴并不在其允许直销区域的名单之内,而消费者购买的两款产品也不在商务部批准直销的范围内。
20,《人民日报》曾连续刊发报道《看“如新”怎样编织谎言》《看“如新”怎样攻陷人心》,揭露如新公司虚假宣传、涉嫌传销以及利用大型集会“洗脑”。报道称如新在美国也屡遭处罚,斯坦福大学也在2012年公开与之决裂,要求如新公司停止在宣传资料中使用其研究人员姓名。之后,当时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称其在经营活动中存在超产品范围从事直销、夸大产品功效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其个别销售人员存在擅自直销、欺骗及误导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已依法对公司及相关人的违法违规作出处理。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也联系上了曾经去听过如新培训课的小朱,他说去听课时真是感觉人被“洗脑”一样,激情满满,“那些销售人员推销时候很夸张,感觉它的产品包治百病,就是生病感冒都不用吃药,喝果汁就行。我是觉得,很多销售人员为了业绩迷失了自我,甚至走火入魔。”
本报讯 明明身在湖州,却在湖南有了一家公司,“被当老板”怎么回事?市民日前致电党报热线,讲述了自己莫名成为一服装公司股东的经历。
原来,因一次偶然机会在网上搜索自己的名字时发现,湖南一家服装公司的股东与自己同名。本以为是巧合,结果仔细一看,法人代表的名字竟是母亲的老同事兼好友。随后,通过母亲联系到这家公司,询问发现自己竟然真是成为了公司股东,可“被当老板”这几年来,他从未收到过任何信息,也没有获得公司的利润或分红等。“虽然这家公司已经不再营业了,但并没有被注销,这会对我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吗?”疑虑重重。
带着的疑问,记者咨询了浙江汉本事务所蒋森华。据蒋森华介绍,从法律上来说,像这种被虚构以及被盗用姓名或名称的主体,从未作过持有股权的意思表示,不应被视为法律上的股东,不应赋予其股东权利和义务,但实际上被盗名者仍承担着很大的风险。“因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如果公司破产,并且盗名人本身并没有完全实缴出资额,那么被盗名者可能需承担未实缴出资额的连带或者补充清偿责任。”蒋森华说,“也就是说,平时行使权力的人不是,公司赚钱分红也轮不到他,但公司破产履行义务又可能会找到他。”
对此,蒋森华建议第一时间进行维权,可主动联系企业注册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明确指出当时工商登记中股东登记有误。若因公司经营导致公司债权人以是公司股东为由,给他造成了经济损失的,可以就该笔经济损失向盗名者提起民事诉讼。“维权时,可通过查询市场监管部门留档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等相关资料,进行笔迹鉴定,用以证明自己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冒用身份的。”蒋森华说。
此外,“被当老板”风险重重,盗用身份者同样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六十九条规定,“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因此,盗名者最终可能不仅要面对被盗名者的经济损失赔偿的民事责任,也要面对相应的行政处罚责任。
湖州日报
上一篇:湖州注册香港离岸公司
下一篇:湖州独资企业注册公司费用
张总监 13826528954
限时领取创业礼包
所有服务
您的申请我们已经收到!
专属顾问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