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好顺佳集团
2022-07-11 17:23:06
4837
内容摘要:江东新区成立5周年:谋发展新跨越,继续乘势而上核心提示一座城市的发展总有一些阶段性的时间节点,值得铭...
江东新区成立5周年:谋发展新跨越,继续乘势而上
核心提示
一座城市的发展总有一些阶段性的时间节点,值得铭记和纪念,然后踏上新的征程,继续乘风破浪。
5月20日,江东新区正式挂牌成立。如今,江东新区已有5年历史。
江东新区位于河源市中心城区东江东岸。辖区包括临江、古渚镇和城东街。共有村34个,面积43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万。定位为河源未来城市 发展核心是河源实施城市经济战略的主战场,是融入粤港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组成部分和核心功能平台——澳门大湾区。
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江东新区作为第一工程,集中资好顺佳力量,支持江东新区加快提效破局,引领现代河源发展。江东新区广大干部群众抓住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机遇,推动“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提高效率” ,抢占后发优势,与时间赛跑,以新理念、新思维建设,只争朝夕。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各项工作成效显着,各种资源要素加速向新区集聚。
当前,江东新区党委、管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紧跟发展方向,统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以片区为“大纲”,突出新片区的“核心”特色。 、“带”之势、“区”之精髓,积极谋划布局,全力构建“三点三带四组”战略发展布局,支撑“四梁八柱”振兴发展,着力推进河源未来城市发展核心建设 提效破局 为全市“示范区”“先行区”“两区”建设做出新区贡献、新区担当河源”。
▲江东新区城市起步区(效果图)
融入湾区
加快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
只有看轮廓,才能找到实力点。河源的“纲要”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江东新区是河源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平台和“先锋力量”。
江东新区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纲要”,充分发挥新区毗邻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对口的区位优势积极对接大湾区“五个平台”,紧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和省级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参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新区成为河源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和核心功能平台,加快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树立大湾区承接产业延伸和功能拓展的新片区模式:
——加快与大湾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构建连接大湾区的高速骨干交通体系,全力推进河源通用机场和东江航道古渚港区建设,全力配合赣深高铁、205国道改线工程建设,积极对接广和客运快线、惠和城铁路、合惠深、合惠山高速等建设规划,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全面融入大湾区核心城市一小时交通圈和生活圈.加强与大湾区网络基础设施、金融科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的有机衔接,实现互联互通。
——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对接大湾区政策体系,全面落实国家外商投资准入政策和省级“外商投资十条”,营造开放互通的政策环境,促进与粤港澳融合发展大湾区市场,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与大湾区共建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营造大湾区创业、创新、宜居、营商环境,推动大湾区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向大湾区集聚。新区。依托古珠港码头,全面申报保税物流中心(B型),加快培育跨境电商、保税物流、市场采购、融资租赁等外贸新业态,参与大湾区经济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合作。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落实省“科技创新十二条”,加强与大湾区协同创新,提升创新输出能力力量。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和“广深港澳”科创走廊创新创业资源要素、成果转化和市场经验,增强拓展新区区域发展新优势、创新发展新动能、跨越发展新平台。建立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的机制,加快培育创业园和“好顺佳”等产业——产学研创新平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深化政务服务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标广州南沙自贸区等先进地区,营造与珠三角同等水平的政务服务环境,实施“一个公章管审批,一个团队管执法”,加快运行新区行政审批局。探索建立项目事前服务体系和区域评价体系,推进承诺型信任审批和“缺勤受理”。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做好政务服务实施清单“十统一”的规范工作。进一步优化新区管委会和乡镇街道工作流程,推进精细化管理。继续完善更有利于城市发展和社会治理的部门制度,加快完成乡镇机关和营业站管理体制改革,优化镇街道行政运行机制,提高公共服务和服务水平。城镇街道社会管理能力。
规划布局
打造“三点三带四组”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果。
江东新区围绕市委市政府对江东新区“河源未来城市发展核心”的战略定位,高瞻远瞩,着力创新发展,比肩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和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立足全球协调发展理念,科学谋划打造战略发展布局“三分三带四组”。
“三点、三带、四组”的战略发展布局,确定了推动江东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江东新区“三点三带四组”战略发展布局规划
构建“三点”,打造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一是建设高铁河源东站,高标准谋划高铁新城建设,发展业务服务、商贸流通、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和快速轨道交通。二是建设东江古珠码头,强化水陆中转功能,发展水陆联运、江海联运,全面申报保税物流中心(B型),发展港口物流等产业、保税物流、保税加工、跨境电商。三是建设古渚通用机场,规划建设军民融合航天产业园,发展飞机研发、制造、维修、销售和支线运输、机场建设运营、物流、租赁、驾训等产业,支持发展航空小镇、航空体育、航空媒体等行业。
立足资源禀赋,打造“三带”。一是依托区内东江50公里黄金水道,建设东江东岸生态景观廊道。通过东江航道的恢复和提升,推进江海联运。重点发展港口产业、港口物流、保税物流、冷链物流、旅游等产业。二是依托完善的市政交通体系,与源城区、高新区、东源县协同发展,打造城市经济带。将新区与元城区、高新区等建成区全面对接,形成联动发展。重点发展城市经济和现代??制造业。三是依托东部260平方公里生态屏障,打造乡村振兴产业带。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休闲体育、山地旅游、健康养老、文化娱乐、现代农业等绿色低碳产业。
实施“四轮驱动”,打造“四个集团”。一是在城东街“三江六岸”金三角建设10平方公里城市起步区。按照“三江六岸”生态城市功能廊道规划,高起点规划建设江河、现代城市区域中心,推动城市起步区向提高效率,打破局面。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金融服务、商务会展、科教培训等高端现代服务业,建设商业购物中心、星级酒店、金融网点等现代服务业设施。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区养老等公共服务。实施区域综合开发、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湿地公园等城市基础和功能配套设施项目。打造一流的中央商务区。二是以高铁河源东站为核心,打造26平方公里的高铁新城群。以TOD模式推动交通枢纽与周边土地融合发展,集聚商务服务、商贸流通、会展、电子商务、金融衍生品、科技孵化、信息服务等高端服务功能。完善高铁经济产业生态系统,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枢纽节点、河源市中央商务区、未来河源市行政中心。三是在白浦河南岸、河源高新区对面建设21平方公里的产业创业区。抓住新区产业转移园区纳入深河产业共建的契机,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延伸产业和转移企业,着力发展大数据新材料基于自身优势、发展定位及周边产业基础、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推动园区扩能增效。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功能要素,打造研发孵化、金融服务、产权交易、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到2020年实现开发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不断提高产业承载能力和园区竞争力。四是在古渚镇城市南部副中心建设80平方公里特色产业群。贯彻落实市委七届五中、六中全会作出的“一主二副四节点”城市空间发展格局战略部署,抓住东疆复工升级机遇水路,依托谷渚航运码头规划建设仓库、物流中心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依托河源通用机场,建设军民融合航空产业城,大力发展现代科技、现代工业、现代物流。依托月王山,打造综合性文化旅游城市。
“四个组团”是江东新区发展的主抓手和主战场。目前,“四驱”正在加速推进,各组开发建设如火如荼。
2018年,江东新区共签约项目17个,合同总投资350亿元,其中超过50亿元的项目5个。开工12个工业项目,总投资约140亿元。 3个项目已投产,合同总投资1亿元。
▲总投资15亿元的中国联通河源云数据中心一期工程已经竣工。冯晓明 摄
提升效果,打破局面
坚定实施城市经济战略
江东新区是河源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是河源实施城市经济战略的主阵地。江东新区的重中之重是城市建设,重点是把城市发展好。
江东新区将坚持以城促产、以城促产、以城促产,科学构建城市规划体系,完善城市经济带动机制,加快做大做强打造城市经济主体,力争纳入沉河特别合作区、港河特别合作区,打造“飞地经济”,将新区建设成为城市核心区和引领区经济。
科学建设城市规划体系。全力配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高铁新城规划和“三河六岸”生态城市功能廊道建设。按照全市“一主二从四组”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高标准编制新区发展战略规划,进一步优化新区产业规划,加快大数据产业园产业规划。为编制方案,尽快启动东江东岸生态景观廊道和东江防洪堤的前期规划设计工作,完善水利等各项专项规划。新区系统规划。
加快完善城乡交通网络。推进东环路升级改造,开工建设临江大道、230省道,积极推进双峡大桥、永康大道跨东江大桥建设,配合高望-紫金林田升级改造工程355国道新区段、内环路项目。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扩大与中心城区其他组团的互联互通,以及新区各功能组团之间的快速对接,进一步打通城市框架。大力推进重点经济网络线路、县乡道路、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未通客车行政村道路拓宽和安全生命保障工程,构建畅通的交通微循环体系。
提升新区城市功能品质。为适应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需要,完善现代城市功能,积极对接全市“三江六岸”生态城市功能廊道规划建设,积极承接央企投资建设和推进古渚港区货运旅游码头规划建设,规划实施城市起步区滨江功能带工程,加快实施排水、排水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东江东岸防涝、城市污水处理、企业总部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生态景观廊道等城市主要功能设施建设。加快新区老年活动中心、青年宫、体育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注入更多高端现代商业、高水平公共服务、高品质休闲娱乐等功能,提升新区综合承载能力和吸引力。
/河源日报
记者/黄世军特约记者/廖志良
编辑/黄永聪校对/付泽彪
上一篇:大连中山注册外资公司流程和费用
下一篇:河源注册旅游客运公司的条件
张总监 13826528954
限时领取创业礼包
所有服务
您的申请我们已经收到!
专属顾问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