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好顺佳集团
2022-07-01 11:10:44
2238
内容摘要: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于市场主体。全球疫情、国内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形势日趋复杂,都直接影响市场主体发展。面对新形势,青岛出台扶持企业的政策,优化营商环境,激活创新创业的“春水”。青...
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于市场主体。全球疫情、国内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形势日趋复杂,都直接影响市场主体发展。面对新形势,青岛出台扶持企业的政策,优化营商环境,激活创新创业的“春水”。青岛市市场主体建设初见成效。根据市政府新闻办昨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截至2022年5月23日,青岛市市场主体总数达到2001,023家。
对青岛而言,从2012月到今年5月,全市市场主体总量在5年半的时间里翻了一番,突破100万户,体现了城市市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活力。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青岛市场主体总量排名第五,每千人口市场主体数量排名第三,达到193个。
200万市场主体是一个里程碑。200万市场主体的强大实力,支撑了数百万人的就业,促进了全市经济总量、金融资好顺佳社会财富的稳步增长,成为支撑青岛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截至2022年5月23日
青岛市市场主体总量
2001023单位
在副省级城市
全市共有15个市场主体
每千人口市场主体数量排名第五
第三个
这个城市五年半的市场
的两倍
实际注册资本
1亿元同比增长
今年第一季度
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
106326户家庭
新注册人数最多的五个行业
全市市场主体总量同比增长
据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5月23日,青岛市各类市场主体2,001023户,同比增长;注册资本1亿元,同比增长。
其中:748474企业户型,同比增长,占市场主体总数的;注册资本1亿元,同比增长。国内企业20653家,同比增长,占市场主体比例;注册资本1亿元,同比增长。民营企业713887家,同比增长,占市场主体总数的;注册资本1亿元,同比增长。外商投资企业13934家,同比增长,占市场主体比例;注册资本1亿美元,同比增长。个体工商户123,4854户,同比增长,市场主体占比。农民专业合作社17695个,同比下降,占市场主体总数的。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
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和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06326户,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经济总量增速放缓,但增长质量保持良好势头。一季度新注册市场主体中,企业占比为,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新注册企业1万家,是全省平均水平的两倍。
新增登记的前五大行业分别是批发零售、租赁及商业服务、住宿餐饮、建筑、住宅服务、维修及其他服务业,分别为39426、17041、7827、7361、7324个,占全市新增登记的百分比。增长最快的三个行业分别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租赁和商业服务()以及水、环境和公用事业管理()。
出台46项创新突破政策
经营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市场主体发展的关键。青岛采取多种创新的政策服务模式,着力构建友好、清洁的新型政商关系,对市场主体“多给少取”、“给而不取”,形成“放水养鱼”的生态环境,实现了市场主体数量规模和质量效益的双重提升。近年来,青岛不断走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出台46项创新突破政策,优化营商环境,营造优质创业生态,为企业发展播下沃土。因此,我们被评为中国营商环境十佳城市之一。
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党委书记、局长高善武表示,密谈企业救市政策,推出抗疫情促进发展“暖企业经营”第20条措施,从发展企业、优化登记服务、精准服务产业、知识产权、发挥消费作用、服务支持执法六个方面,如服务恢复生产和城市生活秩序。发布“助力青年企业家创业发展”17项举措,开展共青团市委、市人力资好顺佳社会保障局、市民营经济局、市民营个体经济协会、素质提升活动,实施“咨询”监督,创办“创业第一课程”、“青年创新先锋课程”公益培训班,成立青岛市青年企业家联盟,搭建“创业一件事”服务平台,开展“政银助商助民”专项活动,为青年企业家赋能。制定颁布了《知识产权资助资金使用管理实施条例》,对授予国外发明专利、授予国防专利、构建关键核心技术专利组合、维护专利纠纷、专利质押融资、专利奖励、促进地理标志使用等给予相应的资助或奖励。
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陆玉军表示,要不断提高企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市场主体体验和满意度。将营业执照、刻章、社保登记、公积金开户、税务发票等业务深度整合,7个环节缩为1个环节,工作日内完成,创业效率领先全国。今年4月,该市打破区域管辖限制,实行分局登记“集中办理”改革。4万多家境内各类市场主体分支机构在全市办理登记,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全省率先搭建企业设立和注销智能集成平台,创新开展企业设立“索引化”智能推送和“嵌入式”填报导购、“自助服务”智能客服等“六大”服务,首次在全国“索引”。
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郭振东表示,我市组织聘请了290名青岛市企业政策服务专家,覆盖政府各部门和企业服务机构,构建了政策服务重心下移、区域覆盖、延伸覆盖、精准引导的新体系。针对企业反映的“政策找不到、申报靠腿、进度看不见”等问题,开发搭建了“青岛政策通”一站式政策服务平台,打造了“一发布、一解读、一实现、一服务、一评价”的政策效益机制。打通企业诉求解决渠道,开通“党委书记信箱”,督办民营特色企业611件,完成率100。建立债务清算长效工作机制、提前发现机制、投诉线索受理机制、协同工作机制。累计帮助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收回逾期债务31亿余元,在全市形成“不敢、不能、不想”的社会氛围。
打造民营经济“青岛样本”
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主体群体中,民营企业无疑是最大的主角。全市市场主体超过200万户,其中民营市场主体占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的98以上,民营企业占全市实际企业总量的95以上。2019年、2020年、2021年,全市民间投资增速分别为、13、,高于全国水平1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分别为、和,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截至目前,青岛拥有国内外上市公司73家,其中民营企业43家,占比。
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青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青岛成为全国唯一入选首批民营经济示范城市的北方城市,民营经济建设的“青岛样本”被誉为山东省改革的试点成果。《新闻联播》三次报道了青岛推动民间投资、培育“专特新”企业、发展“民营经济创新大会”等情况。
郭振东表示,今年以来,受疫情和环境影响,青岛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一些企业遇到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青岛市出台了42项帮助企业的措施和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有效应对疫情影响,提振市场信心。支持企业扩大投资项目,出台《进一步促进社会投资的办法》,鼓励社会资本“敢投资、能投资、愿意投资”。帮助企业克服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引导融资担保机构降低担保利率,创新担保模式。2022年第一季度,向488家(中等)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亿元。创新开展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贷款,服务3175家企业(次),为企业提供贷款资金1亿元,节约企业融资成本1亿元。创办国内第一所民营中小企业大学,实施百万中小企业培训计划,创办青岛民营中小企业大学在线商学院,开展线下专题研讨会和高质量发展讲座,线上线下服务20多万家企业。
接下来,更加牢固地落实青岛市委代表大会、全市“两会”部署要求,以打造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为主线,以实施拓展计划、社区民营经济培育实体经济和四大新经济企业为重点,以开展“我”成长为载体,以企业活动为载体,推动全市场资源要素配置,培育全生命周期市场主体,为系统各领域提供政策服务和支持。
(:青岛财经日报)
上一篇:青岛陈祥华注册什么公司
下一篇:青岛免费公司注销流程注册
张总监 13826528954
限时领取创业礼包
所有服务
您的申请我们已经收到!
专属顾问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