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场所码重新注册操作指南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场所码作为企业落实防疫责任的重要工具,在人员流动管理、风险追溯中持续发挥关键作用。因企业名称变更、经营地址调整或场所码功能升级等需求,企业可能需要重新注册场所码。本文将系统梳理场所码重新注册的完整流程及注意事项,助力企业高效完成信息更新。
一、场所码重新注册的必要性
- 企业信息变动
若企业完成工商登记信息变更(如名称、地址、法人代表等),原场所码信息与企业主体信息不匹配时,需重新注册以确保防疫数据的法律效力。
- 原场所码失效
场所码因长期未使用、系统升级或管理部门要求更新时,可能被自动停用,需重新申请以恢复扫码功能。
- 新增管理需求
企业扩大经营面积、增设分支机构或需区分不同部门场所码时,需通过重新注册生成独立编码。
二、重新注册前的准备工作
- 核实原场所码状态
登录原申请平台(如当地政务服务平台、健康码管理后台)查看场所码状态,确认是否被标记为"已过期"或"需更新"。
- 材料收集整理
- 新版营业执照(加盖公章)
- 法人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
- 经营场所产权证明或租赁合同
- 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
- 原场所码失效通知(如有)
- 确定申请渠道
多数地区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办理:
- 线上办理:政务服务平台(如"浙里办"、"随申办")的"场所码管理"模块
- 线下办理:属地街道办或疾控中心防疫窗口
三、场所码重新注册具体流程(以线上操作为例)
步骤1:注销原场所码(非必需但建议)
登录原申请账户 → 进入"" → 选择需更新的场所码 → 点击"注销" → 填写注销原因(如"信息变更重新注册")。
步骤2:发起重新注册申请
- 进入政务服务平台"法人服务"专栏,"场所码申请"
- 选择"重新注册"选项(区别于"首次申请")
- 填写新版企业信息:
- 企业名称(须与营业执照完全一致)
- 详细地址(精确到楼层及房间号)
- 所属行业类别(按最新经营范围选择)
- 上传电子材料:
- 营业执照(需包含"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场地证明材料(200字以内场所功能描述)
步骤3:提交审核与确认
- 检查信息无误后提交至区级防疫管理部门
- 审核周期通常为1-3个工作日,短信通知结果
- 审核通过后下载新版场所码(格式为PDF矢量图,支持无损放大)
四、关键注意事项
- 信息一致性原则
注册地址须与营业执照登记地址完全匹配,分店、仓库等独立场所需分别注册。
- 特殊行业附加材料
餐饮、娱乐等人员密集场所可能需额外提交消防验收证明、最大承载量数据。
- 旧码替换操作
建议保留原场所码至新码审核通过后再撤换,避免管理真空期。
- 多部门协作机制
行政部负责材料准备,IT部门保障打印设备(建议使用亚光材质打印防反光)。
五、重新注册后的管理规范
- 张贴标准
按"入口显眼、光线充足、高度 米"原则替换旧码,避免折叠破损。
- 扫码数据监测
每日登录管理后台查看扫码人次,异常数据(如单日超500人次)需及时报备。
- 定期核验机制
每季度比对场所码信息与企业实际经营状态,提前3个月处理临期码更新。
六、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 审核被退回怎么办?
查看退回理由(常见于地址描述模糊),修改后勾选"加急审核"二次提交。
- 新旧场所码并行问题
原则上禁止同时使用,若需过渡期应报备街道防疫办并设置引导标识。
- 信息填错如何修正?
在审核通过前可撤回修改;已生效场所码需重新走注销-注册流程。
- 技术支持途径
拨打12345政务热线转接"场所码专席",或通过平台"在线客服"提交工单。
重新注册场所码不仅是履行防疫义务的体现,更是企业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契机。建议建立场所码生命周期档案,将注册、更换、注销等操作纳入ISO管理体系,实现防疫工作的标准化、持续化。随着数字防疫技术的迭代,企业需及时关注当地防疫部门发布的最新政策,确保场所管理始终符合法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