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定代理记账行业执业标准的详细解读
一、制定背景与意义
1.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制定代理记账行业执业标准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严肃财经纪律,并将财会监督纳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2023年2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对代理记账机构等中介机构执业质量的把控,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内部风险防控机制。
2. 健全代理记账行业监管机制随着代理记账行业的迅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执业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逐渐显现。目前,代理记账行业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据主要为会计法和《代理记账管理办法》。会计法为代理记账资格行政审批提供了上位法依据,而《代理记账管理办法》仅对代理记账机构的资格申请、变更备案等进行原则性规定。因此,需要进一步规范代理记账工作具体业务流程和质量要求,与现有法律法规共同形成代理记账行业管理的制度规范体系。
3. 提升代理记账机构执业质量出台行业统一的执业标准,有助于提高全行业的执业规范水平,进一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这不仅能更好地发挥代理记账机构在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中的专业支持作用,还能促进行业健康发 展。
二、主要内容
1. 总则总则部分明确了制定依据和目的、适用范围以及开展代理记账业务的基本程序。这是确保代理记账机构在提供服务时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框架。
2. 业务承接业务承接部分主要规范代理记账机构业务承接工作,包括了解委托人基本情况和签订代理记账业务委托合同。这是确保代理记账机构在承接业务时能够全面了解客户的需求和背景,从而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3. 工作计划工作计划部分主要规范代理记账机构编制、审核、调整工作计划等工作。通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代理记账机构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和执行代理记账业务,确保服务质量。
4. 资料交接资料交接部分主要规范代理记账机构与委托人等有关单位的资料交接工作,包括初次接受委托、终止委托关系的交接与日常交接等。这有助于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避免因资料交接不当导致的问题。
5. 会计核算会计核算部分主要规范代理记账机构会计核算工作。这是代理记账机构的核心工作之一,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对于提升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6.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部分主要规范代理记账机构的质量控制,包括岗位设置、工作委派、复核制度与内容、信息沟通、投诉管理等内容。通过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机制,可以有效提升代理记账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7. 人员管理人员管理部分主要规范代理记账机构从业人员资格条件和专业胜任能力、执业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参加继续教育及代理记账机构在培养培训等方面应承担的责任等内容。这是确保代理记账机构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基础。
8. 档案管理档案管理部分主要规范代理记账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良好的档案管理有助于保护客户的财务信息,确保在需要时能够快速、准确地查阅相关资料。
9. 附则附则部分主要明确法律责任、施行日期等。这是确保代理记账机构在提供服务时能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法律风险的重要内容。
三、具体实施
1. 适用问题考虑到代理记账机构数量大、规范化程度参差不齐的发展现状,制定的执业标准需要体现代理记账业务的基本要求,既要让大多数机构能够得着,也要实现推动行业向专业性、规范性方向发展的目标。代理记账行业协会可以根据执业标准制定适用于协会会员的执业指引或指南,报所在地方财政部门审核后施行。
2. 政策衔接鉴于现有法律法规已对会计核算、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会计工作进行了具体规定,为做好政策衔接,执业标准仅对相关工作要求及法律责任进行了原则性规定。
3. 附录为更好指导机构开展代理记账业务,制定了《代理记账业务委托合同(参考范例)》、《代理记账业务工作计划(参考范例)》、《资料交接手册(参考范例)》、《原始凭证交接表(参考范例)》及《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参考范例)》,供代理记账机构开展相关工作时参考。
四、
制定代理记账行业执业标准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提升代理记账机构执业质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明确和统一执业标准,可以为推动代理记账机构规范承揽和开展业务、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强化质量管理责任提供基础制度支撑。同时,通过建立健全的行业监管机制,可以有效提升代理记账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